昨晚,翻开陈旧的柜子,无意中让我找到读书时一直带在身边的MP3,里面竟然都是周杰伦的歌曲。
我不禁想起那个认真而疯狂地喜欢周杰伦的自己。二十来岁的我,每次和朋友去KTV,依旧会先点三十首周杰伦,嚎一整夜。
长大后,初尝世事苦涩,只是仍怀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比如,要是周董听见我唱他的歌,一定会感动流泪,毕竟十多年的喜怒哀乐都有他的歌调味。
初中的某个暑假,我在房间里一连用周杰伦海报贴满了整面墙。我爸刚好路过房间,于是就哭笑不得地质问我:“你当初不是口口声声说,《双截棍》太难听了,为什么会有人喜欢他。”
我一边艰难地把一张海报贴到床正对着的天花板上,一边回答他:“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的歌唱进心里了。”
就这样,我度过了许多天躺到床上就能和周杰伦对视的日子。至于到底何时开始,每天执着于反复听周杰伦的歌,大概是从这首联欢会上的《晴天》开始吧。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科学家说,女孩会比男孩早熟。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吧,那时总有深情满满的小姑娘,追在邋里邋遢的男生身后,塞一颗巧克力,再若无其事地离开。然而,小时候的我却异常的不解风情。
初中那会儿,我大致明白了喜欢的感受——课堂上低声讲的笑话,课间操后铅笔盒中的奶糖,攒足了几个月的钱买来的小礼物。
当我满心欢喜地收下这些后,也只懂说一句感谢。
可能就像杰伦唱的:“我还分不清,那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
初二那年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许多细节。
如今看来,其实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并无出彩之处。特别的是,这是我第一部买票去看的电影,和他一起。
我们端坐着,一本正经地评价,叶湘伦的钢琴弹得好棒,桂纶镁的笑容好美,彼此不太敢看对方的脸,从头到尾略显拘谨。
放映结束后,感慨着结局走出影院,不巧下起了小雨,只得站在影院门口等雨停。他飞快地跑远,不多会儿一个高挑的身影出现,端着两杯橙汁微笑着缓缓走来。恍然就读懂了那句:“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我好想再与你淋一遍。”
后来,在毕业前的联欢会,那个男孩在全班面前抱着吉他:“我要送给她,周杰伦的《晴天》。”
那会儿自弹自唱还是个挺时髦的事情,全班似懂非懂地听他唱完,跑调得很动听。
升入高中后,再也没有见过他。而后我风风火火地喜欢了一个男生,直到毕业也没能等到想要的答案。那阵子反复听着《晴天》,做着类似曾经那个男孩为我做过的事。
而我,也总算明白,当初他唱着《晴天》: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
上大学后,我来到了南方,常常无预告地大雨倾泻。躲在建筑物下避雨的我,再也没有一杯冒着热气的橙汁,以及一颗热气腾腾的真心在雨天出现。
于是我总是疑惑,中学时大人们常说:你们小孩子呀,根本不懂爱。可是,为什么在不懂爱的年纪,却好像拥有过最多爱。
2014年9月,我终于去看了摩天轮2的广州演唱会。本以为自己会泪流满面地从头唱到尾,真正坐在看台上以后,我却出奇地平静。
每首歌前奏想起,眼前总会不自觉地浮现小心翼翼长大的那些年。
但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
用力挥舞粉色荧光棒中的我,看着周围歌迷眼神中的光芒,还有止不住默默流泪的,略有胡渣的男生。我不知道,那又是怎样一个故事,只知道歌中的情感,的确是很多人共同的记忆。
也许,就是有很多人不喜欢周杰伦,也没有听着他的歌领悟初爱的甜蜜苦涩。但是,你无法阻止他渗透进你的生活,一首旋律,一句歌词,轻而易举便将你打动。
如果我能见到杰伦,很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明是你自己的歌,却好像唱成了每一个人的共同语言。
优质全面的偶像越来越多,只是再也没有一个,让我买全所有磁带和CD,抄着歌词,用复读机反复听。
其实,我没有什么音乐梦想,只是他写的歌在我们还不会表达自己内心的年纪,唱出了整个年幼的小情感。
以至于后来,一听到歌词,回忆就在脑海决了堤。
也许某天早已记不清,那些在身边出现过的名字,或是牵过手的两人早已各自天涯。只是一首歌响起,一定会记得当时单曲循环的心境,以及身边有怎样一个姑娘,在那给不起承诺的年纪。
某次唱K,我破例先点了很喜欢的一首《淘汰》,当字幕出现时看到作曲:周杰伦。才发现,有时候喜欢上一种调调是很难改变的,就像你爱了一整个年少的人事物,尽管都已被时间上了锁,回想起来依然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