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过年,各种温暖的记忆”呼啦啦”扑面而来,真有种纸短意长的感觉。这诸多的记忆中尤以做豆腐最为鲜活。因为在纷繁的准备年货的工作中,做豆腐实在算得上一项最讲究,最排场,最耗时的活计。
首先是挑豆子。这项工作在秋天收黄豆时就需要做好。过年做豆腐的黄豆都是春豆子,也就是清明前后种下的黄豆,因为春黄豆吸收的天地精华最多,做出的豆腐更好吃。秋天收割后,妈妈都要把那些豆粒饱满、色泽金黄的豆子先单独存放,到了腊月二十左右,把这些豆子拿出来再精挑细选一番,称出十几斤,倒进一个陶制的大盆里。
接下来就是泡豆子了。泡黄豆的水也不能随便,都得让爸爸到村东南的那个泉水井里去挑。黄豆需要在这泉水里浸泡一天一夜,等全都变得胖乎乎的小娃娃般,这时,妈妈拿来早已洗刷干净的水桶,装上泡好的黄豆和泉水,率领全家,去有石磨家的人家磨豆子。
人工推磨磨豆子看似简单,乍一上去推,不是磨棍掉到豆糊里,就是推不动,所以开始我们小孩子只有添磨的份。记得那时从书上电影里看到小毛驴拉磨轻松自在的样子很羡慕,觉得自己还不如一头毛驴。后来长大一些,我和妹妹也能比较熟练的推磨了,妈妈就负责添磨,爸爸往家挑磨好的豆糊,弟弟跑腿打下手。
当然,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有石磨家人家换了电磨,我家也有了电动三轮车,只需要把泡好的豆子拉去,再把豆汁拉回家就行了。
磨好的豆汁需要烧开,这是爸爸的长项。早在泡豆子前,爸爸就把厨房打扫一新,柴火备好。豆汁倒入锅中,灶内点火。烧豆汁与蒸馒头、煮肉完全不一样,需要文火慢烧,所以选的柴禾大多是玉米秸,有时也用豆秸,木柴是绝对不能用的:一怕糊锅,二怕豆汁一旦烧开就四溢开来,掀锅都来不及,而且大火烧做出的豆腐不白,口感也不好。
爸爸烧火的间隙,妈妈要准备好两个大盆,一个放在灶台边,盖上盖顶,另一个放在地上备用。刷好瓢子、过床,筛子,洗好包袱等。十几斤豆子的豆汁,需要八印锅烧三锅。所以爸爸往往在灶前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第一锅要烧开了,妈妈就看在灶台边,不时看看锅内豆汁的变化。我有时也待在一边看,往往看不出个究竟时,妈妈已动作麻利地拿起大瓢,快速往大盆里舀热豆汁,舀出三分之二后,再慢慢把那些还没烧的豆汁掺入锅中。我奇怪地问,“为什么不直接倒进去?一下一下的舀多费劲!”妈妈一边忙着一边告诉我,冷豆汁下到热锅里会把锅底的豆网顶起来,而且豆汁受热不均匀,下一步点卤水就不容易成豆腐。要想吃到好豆腐,就得慢慢来,急不得!
终于,豆汁都烧开了,屋内热气腾腾,厨房里院子里漂浮着浓郁的豆香。接下来就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一道工序了——点卤水。这时的妈妈面对一大盆一大锅的热豆汁,就像个气定神闲的大将军,将卤水倒入小勺少许,掺入温开水,慢慢将勺沉入豆汁中,边转圈边倾斜,又极像在打太极。一勺倾倒完毕,观察一会儿,又开始一轮。如此三番,锅内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原来满满一锅的白豆浆,化作了朵朵豆花,漂浮,聚集,如天空中团团白云。
妈妈很清楚到什么时候点到为止。她吩咐拿碗时,我知道大功基本告成,便欢天喜地的拿两个最干净的碗。妈妈挑着豆花最集中的地方舀出两碗,一碗要给灶王爷,另一碗要敬奉天地、祖先,嘴里还要小声的说着邀请和感谢的话。小时候我总被妈妈虔诚的样子所感染,自己也不由得庄重起来;后来,觉得妈妈这是在搞迷信,但为了不惹她生气,也只在心里耻笑;长大成人后,才知道妈妈用自己最朴素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祖先的敬畏和感恩,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敬完天地和祖先,妈妈给我们每人盛一大碗,送给左邻右舍,然后才一家人坐下来享用。有时觉得很奇怪,我平时最不喜欢豆腐之类的,但每年过年舀出豆脑后,我总能吃一大碗,还觉得很香甜。先喝一口豆浆,嗯,豆香中带着特有的甜味,口中味蕾大悦!挖一勺豆脑,再加点儿辣椒,送入口中,那种软滑香辣真是爽得每个细胞都在跃动。这时看到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也是极享受的样子,感到心里更甜了。
喝完豆脑后开始压豆腐。过床担在地上的大盆上,上面放上筛子,大包袱铺在筛子里,将锅内、盆内的豆脑一股脑的倒在包袱上。筛子内的豆脑越集越多,屋内再一次被热气笼罩,氤氲着喜庆。豆脑全部进入筛子后,我和妈妈一人抓住包袱的两个角,扯紧,轻轻抖动,以使豆浆快点儿过滤出来,等过滤的差不多了,将包袱对角折叠,盖上盖顶,压上一重物,至此,豆腐制作完成。
犹记得师范毕业那年,临近腊月,远在大连的大姨病危,和大姨家感情最深的爸爸妈妈去了大连,我和弟弟妹妹等到腊月二十五,爸妈也没回来,我就带着弟弟妹妹,凭着记忆做出了生平第一包豆腐,弟弟妹妹说,跟妈妈做的一样好吃。成功的喜悦冲淡了些许悲伤。除夕前一天,爸爸妈妈回来了,看着我们做出的豆腐,妈妈抱着我们仨,流下了泪,嘴里一个劲儿的说:“好孩子,好孩子…”爸爸后来说,那个年,我们给了他们最大的安慰。
这几年,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超市、专业豆腐坊各村都有,很多家庭早就不自己做豆腐了,而爸爸妈妈却依然不改初衷,把做豆腐当做忙年的不可或缺的事。当很多人感叹过年越来越没意思时,我却在帮着妈妈忙年的过程中体味着浓浓的年味儿,那白嫩的豆腐,那醇香的味道,是世上最美的亲情的写照,那才是家的感觉。
(庄绪爱)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