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哈利-波特》的粉丝,只不过断断续续的看过几部电影,万万没想到,居然有一天,会要去研究一下它的英文原著。
当自己陪娃踏上英文原版阅读之路后,看到大家言必称《哈利-波特》,不觉又迷惑又惊讶:这真是人人都绕不开的坎吗?
先来看看那些知名英文牛娃们吧: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作者汪培珽,她的两个小孩,女儿在四年级开始阅读700多页的英文版第五集;而小儿子在三年级开始痴迷于听《哈利波特》的录音带。
《英语,孩子这样学》作者北外教授曹文,她的儿子每天坚持阅读,四年级就开始读哈利波特英文版,到了六年级英文原版小说对他已经近似于母语阅读。
而那些奔向牛娃路上的小孩们,更是如同火箭进入预定轨道一般,纷纷捧起了英文原著,家长们也忍不住激动了一把,发个朋友圈:终于开始挑战《哈利-波特》了!
而更为焦虑的普娃妈妈们,看着娃吭哧吭哧的还在啃着绘本,心里都在发愁:咱啥时候也才能读到《哈利-波特》?
看来,这个火爆了近30年的英文小说,能不能顺利读懂它,现在成了一个衡量孩子英文阅读能力的标杆,成了一个孩子英文原版阅读路上重大里程碑。
那,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哈利-波特》,它的确是一部精彩的文学作品。
先提一个问题:《哈利-波特》是一部青少年小说吗?
错。《哈利-波特》真的不是一部专门写给青少年看的小说。
它的作者J·K·罗琳曾经一再说明,在开始写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时,并没有针对特定年龄层读者的想法,她写的7本书,一本比一本多一些黑暗色彩,现实主义的色彩越来越浓重。
但是出版社在出版第一部的时候,显然把读者群定位在9到15岁的青少年。
其实我们大人应该也有这种感觉,《哈利-波特》后面几部电影看起来相当成人化,出现了审讯、虐待、死亡、背叛、战争内容,在中国放映时还被删剪了血腥的镜头。如果给小朋友看,还真有点黑暗和恐怖。
所以,《哈利-波特》它覆盖了各年龄层的阅读爱好者,在有些国家甚至同时出版两个版本,封面设计适合青少年的儿童版和封面设计成熟稳重的成人版,内容却完全一样。
作品与严谨的古典文学有很多联系。
作者J·K·罗琳,虽然被认为是畅销书作家。但从小爱讲故事、爱写故事的她,大学里的专业可是不折不扣的古典文学。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之下,古典文学专业是主攻希腊和罗马文学,这种专业的语言水平要求相当高的。
(插句题外话,在国际学校英国方向的A-LEVEL课程中,选课老师是极少推荐English Literature(英国文学)这门课,因为这对中国学生来说语言和文学的要求太高了。所以这些年能进牛津剑桥的牛娃还是以理工科、自然科学专业为主,能进文史哲专业极为罕见。)
《哈利-波特》小说里的咒语很多都是用罗马文说的,据说很多国外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些咒语,反倒爱上了古典文学,还读了不少古罗马的原著。
因为从小深受《纳尼亚传奇》的影响,为了向这部文学经典致敬,罗琳同样把《哈利-波特》也定为七部。
作品采用了很多经典文学的写法。
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呼应严密,句型句法典雅,笔调伴随情节的发展愈发老练成熟,
比如线索的埋伏,前面任何一个小梗,哪怕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在后面也一定会揭开。
据说罗琳的办公桌上常年会贴着一张密密麻麻各种故事线的图纸,这张图纸上就包含了哪些人物在什么时间发生了哪些事的信息,和在哪些貌似无关紧要的情节中可以插入的重要线索。
所以我们在多年之后再倒回去看整部哈利波特,你不会觉得前面的书幼稚,后面的书越写越好了,你会读前面的书发现很多后面的梗,完全没有违和感,因为那些故事早都埋藏好了。
正如我们常说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有网友说,这是一本经得住考验的严肃著作闯进了童书领域。我深表认同。
小说本身获奖无数,体现了它的文学价值。
小说多次登上英国《卫报》、《泰晤士报》等多家图书的畅销书排行榜,获得斯马尔蒂斯奖、英国图书奖年度儿童图书等几大奖项。
2001年,小说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获得雨果奖。
(注:雨果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2016年,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获得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2010年,JK罗琳因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获得安徒生文学奖。
(注:国际安徒生奖,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而斩获这些含金量颇高的奖项,也正说明了小说所具备的文学价值,它将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所以,单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说,它都是一部非常精彩的著作。抛开把它作为英文原版阅读的好教材不说,光是只进行中文自主阅读,也值得列入重点书单。
在英文原版阅读圈中,有一个有趣的观点:小说《哈利-波特》是一部不错的分级读物。
这个观点有趣又实用,但不够严谨。
我觉得应该改成:在高章阶段,《哈利-波特》,它是一部不错的分级读物。
不然会有一点误导,毕竟,我们大部分父母所理解的分级读物,是在绘本之后,初章之前的系列读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整套《哈利-波特》(共7本)的阅读难度。
这7本书的难度并不一致,蓝思值从880L逐渐过渡到1030L。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逐渐成长,作者所采用的词汇越来越丰富细致,句子难度逐渐增大,文风和内容也出现了较大变化,第一本采用了童话写法,语言难度相对简单,句子也比较短,从第三本开始难度就开始加大,出现很多大词,最后两本更成为了标准的成人小说。
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蓝思指数为880L。
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蓝思指数为940L。
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蓝思指数为880L。
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蓝思指数为880L。
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蓝思指数为950L。
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蓝思指数为1030L。
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蓝思指数为980L。
这7本书,我认为又可以大致分3个阶段:
第1-2本为第1阶段;
第3-5本为第2阶段;
第6-7本为第3阶段。
第1-2本难度相当,文风相近,属于高章入门水平,中章底子打得好的话,应该过渡起来问题不大。
第3-5本,虽在蓝思值上没有明显提升,但文风开始发生变化,语言难度加大,出现很多大词,魔法术语大增。
第6-7本,蓝思指数则明显上升,写法也开始属于成人小说,阅读难度和大部分原版文学名著相近了。
孩子们可以用2-3年左右的时间慢慢的消化这部系列小说,与此同时,多广泛阅读一些同级难度的书,保证阅读能力呈螺旋式上升,而不用抱紧一套书,一条路走到底。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哈利-波特》里的词汇。
根据统计,《哈利·波特》全7本共100万字,其中不重复单词约为13059个,除去不需要背记的人名、地名、魔法术语等,读到最难的第7本书,完全读懂需要1,2000以上的生词量。而且每一本书的生词量是递增的,基本上是以每本1000的数量进行递增,难度控制得很科学。
12000的单词量,是什么水平呢?
按考试来说,12000单词量基本上可考过中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剑桥五级CAE;雅思7.0左右;欧标C1水平。
按能力来说,基本上是英美高中生的水平。美国高考SAT,它要求的词汇量是12000左右。美国高中生基本能达到,否则上大学会有困难。所以我们看见申请英国大学,雅思成绩一般要求6.0-7.0,牛津剑桥则要求达到7.5以上。
按阅读来说,读常见的青少年流行小说、文学名著都不在话下了。
所以说,能顺利、流利地读完全套《哈利·波特》,说明至少掌握了12000词,而且读市面上报刊、流行读物、文学名著已没什么困难。基本过关的英文,它已内化为一种语言工具,孩子可以借它去进一步学习喜爱的专业,拓展专业的学术词汇。而家长们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彻底放手,反正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应该才是《哈利·波特》背后所真正代表的里程碑意义。它结束了英文阅读路上时不时需要规划指导的时代,它开启了用英文去学习专业领域知识的独立时代。
《哈利-波特》拥有众多的周边衍生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用于英文学习。
小说同时发行有高质量的插画版,文字简洁生动,图画精美动人,既可以供年幼的孩子翻看,又可以供粉丝们收藏。
小说还有高品质的有声书,最出名的两个版本:Jim Dale和Stephen Fry。Jim Dale读得快,感情充沛;Stephen读得慢,比较适合英文基础薄弱的初中生。7本书共116小时54分钟,总字数100万字,平均朗读速度为114词/分钟,这高出中国中学生的平均英文阅读速度很多,所以收听有声书也是锻炼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
作者还根据小说编导了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已在英国伦敦西区剧院上演。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剧本书在全球同步发行,这在极其重视戏剧教育的西方世界和“戏剧王国”的英国又是大热。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名气太大,商业太成功。单来看一看它在演员质素上下的功夫吧,电影全部启用英国本土演员,出现了9位影帝影后,大咖云集,这部英国国民电影,自带春晚性质,以致于少数未能参演的著名演员,一提到《哈利波特》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涌上心头,像是给大部队给抛弃了。
正是由于严谨专业的演绎水平,才使得电影版的《哈利-波特》获奖无数,而据此发行的原版DVD、原版音频,用于英文学习,质量是相当不错的。
而高素质的配套产品随手可得,这种便利性反过来又推动了小说本身进一步流传。
而某一套主流读物因为配套产品丰富而江湖地位远超同类的例子,可并不鲜见。
在分级读物主流领域,有英国的《牛津阅读树》、《大猫》,美国的《I Can Read》、兰登分级、《国家地理》,加拿大的海曼尼等等,哪一套的品质不是杠杠的?
可谁又是第一首选呢?当然是稳居老大位置多年的《牛津阅读树》。因为除了品质高之外,学起来太方便了,配套学习资源信手拈来,使用起来非常省事。
光是书本,有条件的可以买原版,还有配套的卡片、自拼教材、各种版本的视频、音频、点读笔、各类官方的、自主开发的APP跟读、精读、泛读、语法课程,甚至牛津出版社还专门出版了《牛津阅读树》的自拼词典。只要你想学,学习资源完全不是问题。
反观有很多内容不错的分级读物就没有这么丰富的配套资源,有时候连个出版社的官方音版都不好找,不得不成为了一种小众的选择。
近乎踩踏的扎堆,把小说推向盲目火爆。
由于小说和电影近20年的热潮,无数英语牛娃从中成长、从中受益,他们的成功经验又助推它成为英文学习的头部产品。
大批也希望孩子英文大有长进的家长一时间趋之若鹜。
娃刚能捧起第一本,家长便兴奋不已:“终于能看下《哈利波特》了!”殊不知,第一本的4000单词到最后一本的12000单词,第一本的880蓝思值到第六本的1030L,中间可是好多年不能松懈地坚持阅读。
娃迟迟进入不了状态,家长着急火大:“人家谁谁谁四年级就开始看了,你怎么还看不懂?是不是上课不认真?!”殊不知,能读英文原版小说,本身就不是一个So easy的事情,能顺利读下来的娃,都是正确开启了启蒙时间,正确执行了启蒙路线,都是一种多年努力的水到渠成。入门的4000单词,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大学四级不也才要求4000单词么?
这里面,我闻到了盲目的味道。
回望一下,这几年疯狂大火的剑桥英语考试吧。
考试名额紧俏:北京1.2秒抢空,广州1.5秒抢空,南京5秒抢空,苏州5.5秒抢空,上海20秒抢空;本地考不上去外地考,外地考不上去港澳考。
其实,除了一部分家长是真的要抢在升学节点前拿证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搞不太清楚剑桥考试体系的要求,也没有清晰的安排自己的考试检测进度。
而是看见国内考级收紧了,别人都转向剑桥了,自己也赶紧报一个。
一看家长群讨论:有一年级的娃考过PET了,四年级的娃过CAE了,自己的娃还在KET边缘磨蹭,瞬间着急了,把娃逼得战战兢兢的。
我们不和趋势作对。
这么多人认可它,它必然有着强大的可取之处。
毫无疑问,《哈利波特》是原版路上很不错的一套学习读物。
毫无疑问,历史悠久的剑桥考试也是一个严谨客观的英文学习检测手段。
我们家长,作为孩子英文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所要做的,就是少一些盲目,多一点清晰规划,顺利帮他打开每个阶段的大门。
为了能顺利开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魔法大门,我查找了不少牛娃学习的经验,也看到了不少学习路上的坑,发现了这么几个共同点:
第一,有趣的“四年级现象”。
奇怪?为什么会有一个年龄的坎摆在这里?熟悉原版阅读规划的父母就特别清楚,在中国,可不能以年龄来定英文水平,同是四年级的孩子,水平可以差异巨大呀。
可为什么那么多英语牛娃基本都在四年级左右开始看《哈利波特》呢?(个别早慧的孩子会提前到三年级)我认为这是由小说题材所决定的。
在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基本会在三年级左右开始看《哈利波特》,所以出版社把小说定位成适合9-15岁阅读的青少年小说,就像我们在做中文阅读时,基础不错的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可以开始看中文版的《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等。
同理,那些英文阅读能力和外国小孩保持同步的小朋友,到了四年级左右,顺理成章的进入阅读。启蒙得稍晚一点的,自然就延到五六年级再开始,还晚一点就进入初中再开始看。
但真的没必要在小学一二年级就急吼吼的看起来,估计情节和内容都不容易理解,还是换点其它更合适的内容吧。
第二,单词量达到4000。
有人说有3000单词就可以开始看《哈利波特》,如果孩子阅读热情很大,对小说人物、情节、细节都有了一定了解,看起来磕巴一点也无伤大雅。
但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不重复单词就达到4400,如果事前对小说没有多大了解,又想顺利把它读下来,还是保险点,把单词量攻到4000这个分水岭再说。
对词汇量有所研究的的父母们知道,掌握常用词2000可读懂80%的文本,而掌握常用词4000可读懂86.8%的文本。而4000词这个标准,既是简写版读物的天花板(比如《牛津书虫》),又是原版青少年读物的分水岭。而攻破4000词,英文学习将驶入快车道。
重视词汇积累的家长,肯定也知道有一部非常经典的单词书《4000 Essential English Words 》,就是让你分单元、分阶段、逐步掌握常用4000词。
第三,剑桥考试考过PET优秀。
考不考剑桥,并不是读《哈利波特》的硬性指标。而是如果恰好你在备考剑桥,那么可以大概估计到两者相匹配的水平。
剑桥PET词汇量约在3500,而剑桥每级考试都分为通过,优秀,卓越和不过几个等级,如果通过,这说明你已经一脚踏进了这个水平;如果优秀,才说明水平真的到了;如果卓越就说明你已经到达了下一个水平的入门水平。
也就是说PET 获得通过,只是进入这个阶段的门口;PET优秀才是真的到达了这个水平。而看过不少专门辅导剑桥考试的老师反映,如果考过了PET优秀,那么在阅读上,可以选择的书目将大大增加。我想,这就是指可以开始自由阅读原版青少年小说了吧。
所以,结合以上共同点,如果孩子年级在四年级左右,单词过了4000,或是考过剑桥PET优秀,那基本上可以大胆的拿起《哈利波特》第一本,好好读起来吧。
如果父母们经过评估,感觉还差点意思,也不用着急,稳扎稳打,该来的终究会来。正好,我们还可以利用时间来好好铺垫一下,做好孩子各方面的前期建设。
第一,老老实实读完30-50本的初章、中章经典书,为积累单词量,阅读复杂长句作好准备。
第二,有计划的看原版电影,可以先看中文版,熟悉剧情后再看英文版,慢慢的代入人物,地名,情节,细节,孩子有兴趣了,事情就好办很多了。
第三,用好有声书资源。
虽然还没有进入阅读,但可以听力先行,很多娃的听力水平是领先于阅读水平的,不少牛娃也是先听故事,再看小说的。而且,Stephen Fry的有声书口碑很高,J·K·罗琳出版过一本自传,中文版的翻译符瑞祯,打小就是听这个版本的有声书,练就了一口非常标准的英国口音。
等孩子充分准备好,再念起咒语,相信那扇魔法的大门就会缓缓打开了。
就是不喜欢读《哈利波特》,妈妈们该焦虑吗?
父母们会遇到这种情况,精心准备了一桌子好菜,孩子却表示一点也不想吃。
我们不动声色的长期引导,耐心铺垫,换来的却一句:一点也不喜欢。
心,真是拔凉拔凉的。
那么,如果孩子坚决表示不喜欢读《哈利波特》,那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一分为二。
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不喜欢这个故事,不喜欢这类型的题材么?
还是阅读有难度,难以坚持呢?
如果是第一个原因,不喜欢这个故事。那好办,放弃《哈利波特》,另选心头好。
回归初心,毕竟,《哈利波特》只是一部小说, 一个故事,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太正常了。
它又不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非读不可。
不喜欢《哈利波特》,可以选《纳尼亚》,还不喜欢,还有《魔戒》呀。甚至魔幻题材统统不爱,那读科幻好不好,人文历史也可以,文学名著也不错呀,故事的世界如此精彩丰富,真的不必拘泥在一部书上。
尽管《哈利波特》确实是个好故事,完全不读它略有一点遗憾,和大部分的同龄人交流时也少了个有趣的谈资。但是,不读它,也造成不了严重的后果。
如果是第二个原因,那么家长们就要警醒一点了,这说明孩子的英文学习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学术水平未能按照正常进度跟上。
我们要认真筛查,是听力时间不足,还是单词量不够,还是句子稍一复杂就看不懂了,耐心去寻找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帮助孩子顺利的读下去。
毕竟,从第一本读到第七本也是一个不短的过程,阅读难度和单词难度都会递增,前面基础没打好,后续会越读越艰涩,以致于兴趣全无。
从学习的角度上来说,我们要紧盯的是《哈利波特》背后所代表的学术水平,水平达标了,看什么书都轻松了。
经典即将重映,让我们为孩子插上魔法的翅膀。
听说电影院开了之后,将会重映《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不少人都小小激动了一把,仿佛又看见那只叼着录取通知书的猫头鹰立在窗台,那个内向、羞涩的小男孩徘徊在9站台,孤寂勇敢的奔向神秘的魔法学校。
竟不觉一晃19年过去了,很多人也好像经历了一场魔法,从四处冒险的小仙女成长为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可我们知道,就连魔法世界里都不是一片美好,得不断努力斗争才能赢得新天地。
愿我们也能像老魔法师一般,带领孩子打磨好英文这根魔杖,如虎添翼的去闯荡外面精彩的世界。
说明:
这是一篇今年4月写的旧文(在其它平台发过),当时只是因为孩子的英文原版阅读顺利进入了初章阶段,为了对下一阶段的书目进行提前摸底,对大家特别热衷的《哈利-波特》进行了一番收集、整理、分析和思考。
没想到的是,半年后,《哈利-波特》第一部电影经典重映,孩子看过后,立刻着迷了,接着看第二部、第三部,听配套音频,看彩绘版的故事,学习的路径居然和文章里提到的一模一样。
真希望孩子在接下来的一、两年中,能够顺利捧起这部精彩的小说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