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又名为压祟钱。每当新年进入倒计时之时,都会由长辈装在红包里给晚辈,寓意着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可以往前人给压岁钱的时候,往往都不会在乎时间。无论初一或是除夕,只要大家聚在一起,便直接将压岁钱给出去,这其实是不对的。
别说除夕和初一给的区别很大,就连压岁钱对象也有讲究。
压岁钱的由来与发展
压岁钱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现有的历史资料暂时不足以证明。而目前有文献记载的压岁钱,最早出现于汉朝年间。
彼时压岁钱甚至还有另一个名称,唤作压胜钱,其意思是这种钱并不能在市面上通用,只是为了玩赏而专门铸造成钱币形状的辟邪用品。
时至唐朝,春节变成了“立春日”。民间没有这种习惯,倒是皇宫中十分流行。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皇帝便会给皇宫中的小孩子们散钱,名曰洗儿钱。
宋元后,正月初一正式取代了立春日,皇宫中的习惯也传到了民间。于是原本由皇帝给出的洗儿钱,也就变成了现如今我们都十分熟悉的压岁钱。
《燕京岁时记》中就曾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不得不说,古人在散压岁钱这件事情上,甚至比今人还要有仪式感。至后来的明清、民国以及现代社会等等,除去钱币的不同外,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图个喜庆。无论钱多或是钱少,也都是长辈给晚辈的心意。
可令人奇怪的是,以往经济不好的时候,哪怕只在红包中放几颗糖,小孩子也会十分高兴,怎么现如今却偏偏比起了数额大小?
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也跟着凑热闹。究竟是人过年还是钱过年,让人理不清头绪。
区别
那么究竟应在大年三十发压岁钱,还是应在年初一发压岁钱?这让不少人发愁。其实了解个中区别后,自然就能明白什么时候应向哪些人发压岁钱。
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种名叫“祟”的小妖。这种妖怪最喜欢在大年三十的时候,悄悄吓唬小孩子。
受到惊吓的孩童,接下来一年里的运势,都不会太好。古人为了保护小孩子,想尽了无数办法,结果最后才发现,原来金钱折射出来的金光能够打伤“祟”。
于是家家户户奔走相告,每当大年三十来临的时候,人们便会给小孩子准备相应钱财,应对祟的吓唬。
久而久之,压岁钱也就此形成了特定风俗。也正因如此,倘若是自家晚辈,那就应该在除夕夜这一天给,保护孩子不受任何伤害。
而家里老人如果也住在一起,同样应该在年三十的时候给出去。这里的寓意与小孩子不一样,主要是“压岁”,希望老人能够长寿。
等到大年初一,那给的对象就不一样了。现代社会喜欢走亲戚,古代社会也同样如此。
人们到了亲朋好友的家中,自然也会给亲戚的孩子压岁钱。这是属于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也代表一种美好的祝愿。
当然,这部分钱财就和祟没什么关系。毕竟别人家的孩子,早就已经“打败”了祟,何须他人操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地方的风俗不同,给压岁钱的覆盖面不同,这也应该有所了解才对。
现代社会一些地区的小孩子十八岁后,家里人就很少会再给压岁钱,这是因为对方已经长大了。另一些地区则是一直到孩子结婚以前,都会给压岁钱。
或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很少遇到自己并不熟悉的习惯,但能够提前知晓,一定会为个人在旁人眼中的第一印象加分不少。
此外,如何给压岁钱,其实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新春时节,大家都讲究欢乐二字,给出的红包里面,最好都是崭新的纸币。
当压岁钱接收对象是小孩子,不妨将压岁钱金额换成小面值,方便对方支配使用。倘若是老年人,则不妨以整额放进去,让老年人宽心。
小孩子可以使用压岁钱,这才是真正让他们开心的事情。而老年人用钱的地方少,更愿意看到子女有出息,这也是为老人家考虑。
听起来虽然复杂,但也不过是多为他人着想而已。除夕和初一的区别,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若能将所有细节都结合起来,年味必然越来越浓。
来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