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是什么歌(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是什么歌抖音)

频道:社会百科 日期: 浏览:37
摘要:普通人有不普通故事,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上海有趣的人和故事太多了,我要慢慢来,好好拍。

一天三顿饭对着外滩吃,开窗就能看到东方明珠,被浦江两岸的高楼和霓虹环绕,这是位置无敌的江景房;镜头一转,木质红窗框已经掉漆,灰白的秋裤被风吹得老高,这也是北外滩还没拆迁的老房子。

“我很留恋这个地方,凭良心讲,不是那么想走。”房主陈婶婶边烧菜边说,从60年代住到现在,这里位置方便,邻居也像家人一样,搬走后就少了照应。镜头里,叔叔在婶婶身旁默默择葱,汤锅里的排骨山药炖得软烂,刚煮熟的蚕豆噗噗带着锅气。

外滩、拆迁、上海滋味,有这些爆点,这几条名为“外滩江景房”的短视频刚在抖音上线,就引起了热议,点赞很快上了10万。虽然评论里很多人在探讨拆迁费,但也有人关注镜头里细碎的日常:“蚕豆是外婆最爱的菜,老上海就喜欢吃这些,视频里都是儿时回忆。”

短视频平台

大名路要拆迁的房子里,婶婶家窗外的角度很好,能看到两岸风景

第一次认识后,叔叔婶婶总叫陈真来吃饭,窗口的萝卜被江风风干

六月份,婶婶和叔叔打包好家当,离开了江景房

人间烟火气,正是拍摄者陈真最想展现的,拍这个视频,她就想从不一样的视角看这个城市,记录下这一日两人三餐四季。拍摄那天,叔叔婶婶热情地留她吃了饭,菜很简单,有姥姥的味道,老两口心疼这个在上海读书的河南女孩,小小的个子,扛着重重的机器跑来跑去,不停给她夹菜。

临走时,婶婶塞给她两个苹果和两袋锅巴,“东西不贵重,家常菜味道也淡淡的,但他们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美好”。陈真的抖音号叫“上海人物故事”,她想通过自己的镜头,让更多人知道,大上海不只有繁华的外滩,弄堂生活里有更动人的东西,“普通人有不普通故事,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

“那些热点都是我做的”

“我还没成过家呢,嫁不出去,”64岁的卞阿姨嘿嘿一笑,又埋头去做奶茶,“出嫁干嘛啦,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不要太开心哦!”她捋捋自己灰黑的头发,俏皮地眨了眨眼。

这条只有十几秒的视频,是陈真作品里最热的一条,6万多条评论里,有人说,“没合适的不如单着,阿姨活得通透”“看到阿姨一脸小姑娘一样的笑容,莫名的开心”,还有人表com示要把这个视频分享给催婚的家长看。

从小姑娘时开始,卞阿姨就在弄堂里摆摊,后来在街道里开小门面,血糯米、红豆冰、酒酿、芋圆,奶茶的样式越来越多,她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穿上牛仔服,跨上小摩托,阿姨送奶茶时还会说:“我觉得自己很酷,我自己最漂亮了,我想做到90岁。”

作为“血糯米奶茶的鼻祖”,很多媒体报道过卞阿姨,主题或是“凭良心做阿姨奶茶,终成网红”“一杯奶茶,连通了几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或是“阿姨奶茶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陈真在阿姨的店里

“好多人都去拍过卞阿姨,但是没有人挖到她单身,这个点很精彩。”陈真的直觉很准,这条视频刚上线就成了爆款,前一秒看到浏览量数据,后一秒刚刷新,就多了一位数。

在陈真之后,很多媒体又以此为切入点去跟进,阿姨的单身宣言一时间铺天盖地。有人说陈真蹭拍别人的热点,她很硬气地回复:“那些热点都是我做的。”她觉得自己有一个神奇的能力——“拍得到别人拍不到的东西,抓得住别人抓不住的点”。

的确,人人都因为“玩偶医生”采访朱伯明时,她趁着母亲节的节点,去拍他与百岁母亲的故事;循着一张在网上很火的老结婚照,她去到倪奶奶家,听老人讲那个年代爱情故事,深情地追忆“他走了,我叫也叫不应,喊也喊不来,抓也抓不到”;走进静安别墅,她记录下画家石德红在闹市中的田园牧歌,又有了“上海版向往的生活”……

“一直在路上,就能发现寻常的美”

陈真今年5月回到上海,突然冒出来拍摄视频的想法。“青春就这几年,想看就去看,想拍视频就去拍,我这个人好折腾。”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吃喝玩乐的内容很多,她觉得有些同质化,美食总归拍得尽,人不一样。“这个世界上天天有人出生有人死亡,有人就有故事,有故事就能一直拍。”

只花了一个下午,她就确定了“上海人物故事”这个主题。“我是大上海的一朵小浪花,这些平凡人也都是浪花,总需要一个人来记录,这个人为什么不是我呢?”

有人说短视频的风口现在已经过了,但陈真觉得,“内容为王,只要有好内容,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她在简介中写下“用镜头记录上海的人间烟火,用心灵拍摄有温度的人物故事”,虽然知道怎么炫技,但她还是选择最平实的记录,短短3个月,粉丝数就突破了20万。

大学期间,她就扛着相机天南海北地拍,也追热点事件,为媒体供过新闻照片,还把学校拍上过热搜。去年毕业到上海读研,喜欢“在路上”的她走街串巷,用脚步和镜头来认识这个新城市。“外滩、陆家嘴,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这些好像是大部分人印象中的魔都,但这些我都不拍,那不是我要的。”

陈真总是在路上,会顺手帮陌生人拍照

她想要的,是路上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随手帮摩登的阿姨们拍照留念,和路边的外国画家谈上海老弄堂,记录磨刀老爷爷的街头手艺,拍下粉色雨鞋的小女孩开心地踩水坑。她为这些片段配上欢快的曲子,“我看见到处是阳光,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

“在路上”的系列里,有一条是陈真返程时拍的,她花10块钱买了一兜饼当晚饭,挂在共享单车车头,饼随着路面起伏摇摇晃晃,一抬头,前面代驾小哥的自行车头上也有一兜在晃悠。骑到岔路口分开时,陈真突然觉得“这个城市,有很多人都在认真生活,我也是其中平凡的一个”,她没有上前去搭话,镜头随着小哥的背影拉远。“人生就是错过,我不想打扰人家,这就是种奇妙的缘分。”

如果说画面是创作者的表达,那么没拍的留白里则有更多克制的情绪。

拍摄“阿婆油墩子”时,陈真心情复杂,为了给儿子还债,82岁的阿婆每天要在油锅前站五六个小时,90岁的阿公在一旁说:“她每天很辛苦,到下班回去时路也走不动了,到底80多岁了,老了,等我们解决了问题,就不受苦了。”拍到这里,陈真打上一行字幕:“爷爷有点哽咽,我就把镜头移开了”。

陈真在拍阿婆油墩子

有观众看懂了她的善意,在评论中称赞她,给她加油,这种时候她很感动,有人懂自己,付出都是会被看到的。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很多人以为陈真有个团队,但她从来都是自己挖选题、自己拍、自己剪,衡量选题的标准就是自己的感觉,她“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沟通时她会给对方先看自己的账号,这就是她的名片,大部分人看过后都会乐意让她拍。“我就是拿作品说话,拿我的技术说话,拿我给他们带来的拍摄体验感说话。”

陈真总是背着各式设备到处跑,随时工作

十几二十秒的视频,背后往往有几十G素材,除了筛选剪辑的不易,拍摄过程中的不顺利也是常态。拍“暴躁老板”时,对方跷着腿教育陈真:“努力不一定成功,你的经济不够,你的平台不够,你的人脉不够,你没有团队,你没有资金,你什么都没有。”

那是上海最热的38度高温天,“他在阴凉处坐着,我在大太阳下拿着相机,晒得不行,听他叨叨了将近2个小时”,虽然在做视频时,她加入“卑微”的表情包,委屈地说自己太难了,可她还是拍到了想要的内容,“他很难打交道,但总归让我拍了。”

她知道,拍摄本身不难,设备容易上手,最难的就是发现选题,以及与人沟通。有时就算策划好的选题也会扑空,她想拍个性老板娘系列,搜集了很多资料后,确定了8家店,接连跑了一周,结果3家已经倒闭,5家拒绝了她的请求,可这不妨碍她拿起设备,继续去敲下一家门。

陈真在拍摄中,她笑说自己一半时间是在和相机谈恋爱

陈真手机壳上印着Whatever you are ,be a good one,在拍摄的过程中,她也不会带预设,而是在相处中认识更“丰满”的人:纹身的rapper不是不务正业,他用自己的声音来推广上海方言;住在市中心的人会留她吃饭,请她喝茶,邀她来看院子里盛开的昙花;老克勒对这个外地小姑娘也不高傲,拿出自己的私藏,跟她分享独家记忆。

她觉得,跟这些纯粹的人交流,会让自己那段时光快乐充实,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学到了很多,这个价值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上海有趣的人和故事太多了,就看怎么去发掘,怎么好好拍,我要慢慢来,用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