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是最有特色的一景,叫什么名字的都有,这些独特的名字背后,都有100其精彩的故事。腊库胡同,就是北京众多的胡同中的一条,它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公园东北侧,南北走向,全长426米,宽约4米,北端胡同口仅宽1.5米左右。
它是因为明清时期内务府曾在这里设“蜡库衙门”而得名。
说起腊库胡同那是大大的有名呀,早期青年革命家高君宇曾经住在蜡库胡同,而且他曾在这里有过一次脱险的经历,还有他和石评梅的爱情故事;作家杨沫在其小说《青春之歌》中多次写到腊库胡同;解放战争平津战役期间地下党的电台就曾设在腊库胡同49号。
解放后蜡库胡同改称腊库胡同,现在都成为民居了。其实,北京还有被称为蜡烛胡同的地名,虎坊桥附近就有腊竹胡同。
贡蜡照亮帝王的奢侈生活
自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皇宫的衣食住行都要由内务府各衙门负责。内务府设有蜡库、缎库、磁器库等供应库衙门。
而蜡库衙门所在的腊库胡同分为南北两条胡同,习惯上称为腊库南岔北岔。南岔这里用来收蜡,同时负责制作宫蜡,制成的宫蜡就存放在北岔的库房,每天按时供应皇城内使用,腊库胡同对面的铁匠营胡同则专门负责制作制蜡的模具。
当时的“蜡库衙门”设有总管1人,司书2人,正式工人16人,接蜡兵役及杂役数十人。
蜡库供应皇宫所用的宫蜡,都是由四川和广东进贡的白蜡以及黄蜡炼制而成。宫蜡,顾名思义是专供宫廷里点燃照明用的蜡烛,所用的原料与香蜡铺里卖的和寺庙里用的蜡烛不同。
一般蜡烛是用蜡树籽即乌桕树籽轧成的蜡油制成;宫蜡中的白蜡则是用四川省特产的虫蜡炼制而成的。地方向朝廷进贡宫蜡的制度,是从明朝开始的,清朝是沿袭明代旧制执行的。
贡蜡是广东和四川两省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当时称之为“蜡贡”,广东进贡的叫粤蜡,俗称黄蜡;四川进贡的叫川蜡。
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件以后,粤蜡停止生产,贡蜡全部由四川进贡。没有电时代的皇宫就是靠这些宫蜡照耀着帝王的辉煌生活.
贡蜡源自大自然的恩赐
虫蜡是四川特产,它是由一种名叫蜡虫的昆虫吐出的液体积累形成的,因此取名虫蜡。
蜡虫生长在四川建昌,然后把它养在生长在四川嘉定的蜡树上,蜡虫吃蜡树叶子,然后吐出液体,即为虫蜡,就像春蚕吐丝一样。由于建昌和嘉定两地相距很远,因此出现了专们贩运蜡虫的虫贩子。
他们多是四川商贩,每年清明节后,运载着大批食盐、纸张、布匹和烟草等建昌地区缺少的物资,到建昌换取蜡虫卵,然后将虫卵运至嘉定,卖给种植蜡树的蜡户。
在运输途中,不能让虫卵晒着太阳,因为一经日晒,蜡虫就会破卵而生,途中又没有蜡树叶子,如果蜡虫吃不到这些叶子,面临饿死。所以虫贩子换得虫卵后立即连夜运至嘉定,蜡户买到虫卵后,先置于阴暗处,待阳光正足时,将虫卵分散开来,放在蜡树叶上,一天的时间,蜡虫便破卵而出,类似蚕宝宝出生,蜡虫出生后两三个月便可吐蜡。
蜡户将这些蜡积累起来,加工提炼成纯净白蜡,做成蜡坨,每坨10余斤,装在特制的木桶内,装好后加上木盖;木桶为上宽下窄的圆形桶,高2尺5寸,直径3尺,不加油饰。
也有的蜡户不用蜡桶包装,他们把五六个蜡坨叠放在一起,用稻草裹好,外用木板夹起,再用草绳捆扎,这种包装叫蜡鞘。
蜡桶和蜡鞘运到码头装船,再辗转运到北京;因为是贡蜡地方很重视,四川省署衙门会派官员随船押运,确保万无一失;也有少数蜡户自己用手推车运蜡,经旱路运至京城,这种车子叫蜡车子。
贡蜡运到北京,在船只尚未到达前,地方来的押运官要先到内务府报到,并呈交所运贡蜡的清册;内务府立即通知蜡库衙门,准备派兵役接蜡。船到码头后,贡蜡即被装车运进城内。
贡蜡成为官匪谋私利的工具
而此时,运蜡车辆却不敢单独进城,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城内有一伙被称为“蜡匪”的地痞流氓,蜡在运输途中他们便得知消息,派匪徒暗中尾随,这叫缀车子,又叫跟盘子。
他们抢运蜡车辆却不在郊区动手,偏要等蜡车进城后走到僻静小巷时,才包围哄抢。尤其奇怪的是,他们哄抢贡蜡的目的,却不是为了得蜡出售,换取钱财,而是故意和蜡库官兵作对的。
原来,蜡库头目和匠役们是子孙世袭的,俗称“窝子差使”,这些人把差使当成自己的产业看待,他们靠蜡吃蜡、监守自盗,经常将库蜡存蜡坨打碎,藏在身上带出卖给药铺、颜料店、香蜡铺和油漆店,中饱私囊,因此个个都富得流油。因为库存蜡坨一向没有准确数字,入库时又按对折过秤入账,即100斤入账50斤,于是给这伙盗卖者以可乘之机。他们疯狂盗窃,每天每个人偷蜡不下10余斤。
因此这些人成了蜡匪们死磕的目标,一旦蜡匪劫到贡蜡,既不出售,也不毁掉,而是向蜡库头目等索要赎金;这些蜡库官役们为了向蜡库衙门交差,便找到双方都认识的地痞流氓从中说和,这种事叫“说票”,双方互提条件,谈妥后,由蜡库官兵和头目们将赎款交给说票人,说票人再将钱交给蜡匪后,就可以将贡蜡拉回来入库了事。
为防止贡蜡被抢,蜡库头目往往会出大钱请镖局的镖师或武术行家协助接蜡。蜡匪们也不示弱,同样也请这些人帮忙抢劫,双方经常发生械斗。
当时,广东贡蜡是经运河运至大通桥,进东便门,经前门、西长安街、府右街,进西安门、再入库;四川贡蜡是进广安门,经宣武门、西单、西四,进西安门,再入库。西安门的皇城根和西四丁字街一带,成了蜡库官兵和蜡匪械斗的战场。
尤其可笑的是双方混战时,在附近衙门站岗的官兵,一见事发,不但不前去制止,反而便闭门不出;路上行人也站在一旁看热闹,似乎与这些人毫无关系。等战斗结束了,站岗的官兵才一个个出来看看有无伤亡,如果有伤亡,就会报告有关衙门,例行其敷衍之公事。
这种事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前经常发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9月,清政府设立了巡警部以后就不见发生了。
宫蜡的制作堪称完美
明清宫廷所用的宫蜡,其实由来已久,在古代蜡烛是油灯之外另一种重要的照明工具,据《礼记·内则》载“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可见蜡烛的使用可以追朔到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蜡烛的起源,据《漂粟手牍》载:“娥皇夜寝,梦升于天,无日而明,光芒射目,惊觉,仍烛也。于是孪生二女,名曰宵明、烛光。”显然这个记载更早,上朔到了三皇五帝时代。
到了唐宋时期蜡烛的使用达到了高潮。唐代时期的宫廷用蜡在制作材料和工艺上就已经十分讲究,燃着能飘散出阵阵异香,沁人心脾。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宁王好声色,有人献烛百枚……每至夜,延宾妓坐,酒醋作狂,其物则昏昏如所掩,罢则复明矣。”
从这段描述来看,蜡烛的使用达到了极致,就像今天的霓虹彩灯一般,有复明复暗、迷离人眼之效果,着实让人难以想象。
在没有电灯的唐代,蜡烛照亮了黑夜,许多诗人吟诗作赋称赞蜡烛的贡献。诗人杜牧感慨到“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看看都把蜡烛拟人化了。而诗人李商隐则写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千古名句。
到了清代制作成皇宫所用的“宫蜡”,工序更是复杂,技术也更加成熟,他们共分为四道手续:
第一为熬炼,用直径为七八尺的大锅,将蜡坨放入熔化,把蜡中的杂质提出,达到了提纯的目的;
第二为摆盘,用二三尺见方的木盘,盘上竖立着若干筒形蜡模子,模子中央为空洞,是安装蜡芯的地方,蜡芯有棉花芯和灯草芯两种;
第三为上模子,将熔化之蜡油,倒在模子内,放在木盘上,待蜡油凝结后,撤去模子,就成为蜡烛;
第四为罩红,用配制好的红颜色,将蜡烛染成红色、黄色和五彩色等四种颜色。
宫蜡从造型和花纹上又分有“花蜡”,上面刻有龙抱柱、富贵满堂、吉庆有余等花纹,专门供皇帝批阅奏折等使用,白色蜡烛则供帝后大丧时使用,洞房中用的蜡烛还要刻上五彩花纹称喜蜡,其余各色均在日常生活中点用。
宫蜡按大小来分,则有10余种,其中有小双包、大双、三烛、四烛、通宵大蜡等。随着清王朝的覆灭,真正的宫蜡已经很罕见了,经有心人收藏,现已成为古董了。
一切都如过眼烟云,曾几何时皇宫里辉煌如昼的贡蜡悄然消失了,仅留下了一个腊库胡同,似乎在提醒着那段曾经有过的贡蜡造蜡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