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隶属于四川省眉山市,总面积2606平方公里,辖32个镇、28个乡162万人。仁寿是四川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丘陵经济十强县、工业强县示范县、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四川天府新区重点辐射县。
一、历史沿革
1、南朝梁初置怀仁县,治所在今文林桥附近。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名普宁县。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于县置陵州,普宁县为州治所在地。
2、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普宁名仁寿县。大业初改陵州为隆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隆山郡为陵州。贞观间迁今治。天宝、至德年间为仁寿郡治。
3、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改陵州为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改为隆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隆州,仁寿县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资州直隶州。
4、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5、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内江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内江专区。1958年属乐山专区,1968年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乐山市。1997年属眉山地区,2000年属眉山市。
二、地名来历
有以下几种说法:
1、以仁寿宫得名:隋开皇十三年二月,奉皇帝诏书,在仁寿现在的电影院附近,建造“仁寿宫”,取《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之意,故名。由杨素监督实施。到开皇十五年三月建成,丁亥年,皇帝到仁寿宫来住过。
2、山水得名:《寰宇记》中说:“仁寿水在县西10里,名或因此。”而关于这水是不是目前的黑龙滩则不得而知。
3、从隋文帝年号来而来:明末曹学佺《蜀中广记》:“……陵(陵州)置县曰仁寿,从文帝年号。”而按隋文帝改用“仁寿”为年号,但时间是公元601年,仁寿定名是公元598年。所以此说法可能有误。
三、风景名胜
1、奎星阁。位于仁寿县城中心地位,属奎星街一段。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后毁于战火,于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1988年将古阁修葺一新,重放光彩。
2、双石牌坊。位于仁寿县禾加区中华乡牌坊村,两坊上下对列,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贯穿其间。两坊间距44.5米,依所处地势由低到高分别编为一号坊和二号坊。2006年,双石牌坊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仁寿大佛。位于县城北35公里的高家镇鹰头村牛角寨山上,勒佛胸像,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高15.85米,宽11米,于公元707年建成。大佛周围还有摩崖造像2480尊。
4、黑龙滩风景区。水库总库容3.6亿立方米,正常库容3.0亿立方米,库区幅员186.4平方公里,湖面23.6平方公里,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3公里,湖边长310公里。湖中有7峡7坝15岛,形成北、西、东、中四大景段。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