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虎父无犬子,民国和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堪称民国时期的“卧龙凤雏”。那么他唯一的儿子孙科为何却是默默无闻呢?
自称是最好学生的蒋介石与孙科的关系怎么样,为何孙科要拒绝一同前往台湾的邀请呢?
一、惊才绝艳的孙科
孙科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独子,自然是得到了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爱,即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孙中山先生并没有和孙科生活在一起,但是却依然非常关心孙科的学习生活。
当孙中山先生听说孙科喜欢看书更是喜出望外,百忙之中经常写信给远在美国的孙科,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甚至还会亲自为孙科选择书籍。
孙科对于孙中山先生也是充满了舐犊之情,在和孙中山先生的通信过程中会告诉孙中山先生的学习进度和一些身边的发生的趣事。
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叮嘱更是一个字都不敢忘,用心地去执行,按理来说子女对于“严父”一般都是惧怕的,然而孙中山先生和孙科父子二人却发展出了独属于二人的相处模式。
都说虎父无犬子,此时的孙科也似乎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孙科中学毕业之后在孙中山先生的支持下学习了农业,本科时学习了文学后来更是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习法学。
这三份专业不能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是毫不相干。
若是平常人一辈子能够把一样学好就不错了,可是偏偏作为学霸的孙科竟然全都学得不错,学习成绩不错也就罢了,孙科的思想觉悟似乎也特别的高。
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他早早地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会里最小的同志,在报社任职期间更是成绩斐然,好评不断,优秀的人谁都喜欢,更何况这个优秀的人还是自己的儿子呢。
1912年,孙中山先生与孙科的母亲卢慕贞离婚再娶对孙科也没有丝毫的影响。
孙科一生生育6位子女,前三位都是孙中山先生亲自起名,可见孙中山先生对于孙科是疼爱到了极点,才会爱屋及乌这般重视他的孩子。
二、从政之后,暴露性格缺陷。
父慈子孝让人羡慕,只是没想到孙科回国之后却发生了变化。
1921年,孙科回国出任第一届广州市市长,本来孙中山先生觉得孙科太过年轻不适合,应该在底层锻炼锻炼,然而胡汉民等人却认为孙科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都可以很好的胜任这个职位。
刚刚回国的孙科为人谦虚、恭谨得到了不少人的好评,胡汉民对他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事事为他着想。
只是孙科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独子“国民党的太子爷”,无论他职务如何,所到之处所有人都会毕恭毕敬的,慢慢地他就开始飘了。
偶尔一次意外,他听到胡汉民说他有“大少爷脾气”从此就记恨上了胡汉民,全然忘了胡汉民对他的好。
终于有一次他为自己“狠狠出了一个口恶气”,胡汉民筹集军饷的时候,孙科在没有证明的情况竟然以胡汉民私下敛财为由拒绝支付。
军饷是何其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前方战士的生死,历史上有多少因为军饷不到位,而导致前方战士吃不饱穿不暖而无力应敌失去性命的。
饱读史书的孙科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呢,可是他还是偏偏就这么做了。
孙中山先生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儿子竟然会这般不顾大局,为了一己之私肆意妄为,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这么眼盲心瘸,竟然看不出胡汉民才是那个真正对他的好的人。
而其他人之所以对他好只是因为他是孙中山的儿子,想要在他身上谋取利益罢了。
孙中山先生大怒之下狠狠地责骂了孙科,却是不想孙科竟然不但不知悔改,反而觉得胡汉民挑拨他们父子的关系,再一次把气撒到了胡汉民身上,用自己的手杖直接打了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却不知悔改。
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了民主为了革命在奔波,如今看到自己心爱的儿子,竟然如同旧社会那些不把人命当回事的纨绔子弟一般随意伤人,怎么能让孙中山先生不恼怒呢。
被气得丧失理智的孙中山先生拿出枪将枪口对准了孙科,差一点就要了孙科的命,还好警卫发现的及时阻止了。
孙科大概也没有想到,疼爱自己的父亲不但为了一个外人责骂了自己还把枪口对准自己,这一刻他怂了也怕了,他知道他的所作所为触及到了父亲的底线,只能乖乖服软。
后来孙中山先生在世期间,孙科再也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尽管如此,已经知道孙科秉性的孙中山先生不但没有立孙科为继承人,还没有让他染指兵权。
三、孙中山先生去世,开启与蒋介石“相爱相杀”时代
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蒋介石掌了权。
当初仅仅因为胡汉民一句“少爷脾气”就开始记恨他的孙科,面对“抢了”他父亲的宠爱和权力的蒋介石,又怎么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呢。
和蒋介石不和的孙科,公开地站在了当时国民党另外一个大权在握的人那边,宣布他才是孙中山先生指定的继承人,那个人不是他人就是后来中国最大的汉奸——汪精卫。
孙科的这一操作让当时的蒋介石很是难堪,一度被逼得下野。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孙科眼神不好,蒋介石虽然背叛了革命,但是却没有背叛中国,而汪精卫却是直接变成了日本人的走狗。
其实孙科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眼神不好,而是反复无常。
就在他的帮助下汪精卫马上要掌权的时候,他又站在了蒋介石那边将汪精卫拉了下来,这般反复无常让人看了瞠目结舌。
虽然蒋介石也不是什么大气的人,但是向来自称是孙中山先生最好的学生的蒋介石,还真不能拿这个处处给自己的难堪的孙科怎么办,只能想办法让孙科远离政治中心,不过这中间也不乏蒋介石觉得孙科弄不出什么风浪来,也就随他而去了。
很显然没有自知之明的孙科并没有“理解蒋介石的苦心”,还是一心一意与蒋介石作对。
特别是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一直坚持“以党治国”的孙科更加看不上了蒋介石了。
他一直暗戳戳地给蒋介石下绊子,企图在国民党内部进行革新,直到1946年国内政治局势发生巨变,孙科停止了革新,转而支持蒋介石的政策。
四、拒绝蒋介石的邀请,漂泊海外十余年
1949年,随着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蒋介石决定退守台湾。
在撤离之前,他依然没有忘记老师的爱子孙科,亲自致电给孙科希望他能够一起离开,却是遭到了孙科的断然拒绝。
在孙科眼中蒋介石可不是什么好人,单看张学良从“西安事变”之后一直被幽禁就知道了蒋介石不是个大气的人,心眼小得不行。
孙科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能力,但是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独子在国民党内部的影响力也是不小的,更何况蒋介石几次的下野都或多或少和他有些关系。
向来睚眦必报的蒋介石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自己呢,与其到了台湾之后仰人鼻息,倒不如选择独自美丽,比较自己多年来一直身居高位,家中积蓄不少到哪里不过好日子啊。
随后他带着人家一起去了香港,当时不少的不愿意去台湾的国民党高官都来香港,他们知道孙科来了之后纷纷前来拜访,都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这些国民党高官虽然在大陆的时候个个锦衣玉食的,到了香港之后很快就坐吃山空了,他们拜访孙科不也为别的,只为孙科可以救助一下他们。
看着昔日的同僚这般生活潦倒孙科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凡是有求助的,他都是能帮就帮。
都说一群人帮一个人容易,一个人帮一群人难,很快孙科家中流动的资产都已经花光了,即使这样,那些人依然没有放过孙科还日日“拜访”。
为了摆脱这样的生活,孙科和家里人商量之后将香港的房子卖了去了法国,后来又辗转到了美国。
有了卖房子的钱,节省一些他们家还是可以过得不错的,却不想到了美国不久孙科就被查出患了多种疾病,治病卖药又花费了不少。
为了节省开支孙科和妻儿住在一个狭小的房子里,每日自己打扫卫生,种菜吃饭。
虽然这样的日子里困苦,但是却是多了许多读书的时间,这对于嗜书如命的孙科而言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不过后来,孙科在蒋介石的多次邀请下还是选择去了台湾担任考试院院长和东吴大学的董事长一职。
五、政治方面的不足不代表其他方面的不足
虽然孙科在政治方面显得特别的稚嫩、任性,但是也不能否认孙科是个有才华的人。
都说望子成龙,本已经是人中龙凤的孙中山先生对于自己独子肯定是要求更高,但是很显然,孙科在某些方面不但达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要求,甚至还达到了一个特有的高度,导致了孙中山先生喜不自胜,甚至隐隐以他为傲。
事实也是如此,孙科是同盟会最小的同志。
加入同盟会之后更是担任了《自由新报》和《大声周刊》的编辑,成绩斐然。
他编写的《都市规划论》、《广告心理学概论》两本书更是好评不断,在任职交通大学校长的时候,他开创了学习历史人才鼎盛的“黄金时代”。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说明了其实孙科并不是庸才,他的能力其实强于大多数人,只是他父亲孙中山先生的光环实在是太强大了,这才导致了他一直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
其实如果当初他没有选择从政,而是选择了从事教育一类他比较擅长的工作,以他的能力未必不能成为一代大家。
总体来说他是一个极为矛盾的人,他虽然没有半点政治敏感度但却是一个有着政治抱负的人。
他会因为想将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传承下去而大力抨击蒋介石的专横独裁,也会因为种种原因的制约而支持蒋介石,这也形成了他让人捉摸不透的政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