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由曹丕著述的是(下列哪个诏书不是曹丕所下)

频道:社会百科 日期: 浏览:30

导语:

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诏诰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文心雕龙·诏策》

诏令是皇帝所颁布各种文书命令的的总称,其中包括了策书、制书、诏书、敕书等不同类型。这些由皇帝颁布的诏令不但反映了当时治国的政策,也反映了君主的政治抱负和个人性格。

西汉王杖诏书

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常给人以心胸狭窄、刚愎自用的印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曹丕都是一个在军事和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的昏庸君主,和他的父亲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学作品中曹丕的滑稽形象

但是历史上的曹丕真的无能之辈吗?本文将从曹丕在位期间发布的一些诏令出发,谈一谈曹丕的政治抱负和性格,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曹丕。


文武双全的曹丕

《三国志·文帝记》注引《魏书》曰:(曹丕)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

曹丕从小不但擅长文学,也精通剑术和骑术。当年曹操征讨张绣的时候,张绣降而复叛变,曹昂和曹安民都战死了,唯独曹丕骑马跑了回来。曹丕不止懂得学习,并且学以致用,让他在三国这个乱世生存了下来,并且一步步的登上了帝位。


能文能武的少年曹丕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取士不限年诏》

为了选拔人才,曹操颁布了《唯才是举令》。对于人才可以不计较出身,只要有才华的都予以录用。曹丕则是在曹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但不计较出身,连年龄都不计较了:

今之计考,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取士不限年诏》

曹丕发布《取士不限年诏》的时候曹魏政权刚刚建立,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因此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为其治理国家。为了选拔足够多的人才来为其效力,曹丕在诏书上宣布只要是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不论老幼,都能予以录用。

这道诏令体现了曹丕对人才的重视,和在政治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不会墨守成规,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创新,用更适合当下形势的政策来引导国家走向繁荣,展现出了他的想要在国家的治理上超越前人的政治抱负。只要有才华,可以不计较细枝末节这一点也体现出了他性格中大气的一面。

而从结果上来看,这项举措缓解了曹魏的“人才荒”,不但稳定了社会的发展并且有力地巩固了新立的曹魏政权。


曹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广开言路,咨诹善道——《广询令》

为了畅通言路,广泛征求治国良策,曹丕发布了《广询令》:

“轩辕有明台之议 ,放勋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于下也。 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劝,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

《广询令》要求各级文武官员按照自己的职位或者专长向曹丕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以图改革弊政,开拓创新。

当时孙权派遣使节向曹丕称臣纳贡,蜀国的孟达也率军向曹丕投降,魏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曹丕并不满足现有的情况,他想要进一步治理好魏国。

治大国如同烹小鲜,国家大事既繁且重,曹丕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广开言路,想要下属们来查漏补缺这不但体现了曹丕力图进取,不想做守成之主的政治野心,还体现了他宽宏大气的性格。正是这种性格让他能够不在意属下抨击时政,做到广开言路并且采纳谏言。


曹丕广开言路、察纳雅言


打击腐败,肃清官场——《平准诏》

黄初二年,东吴的孙权向曹丕纳贡称臣,被曹丕封为吴王。之后魏吴两国止戈休战,通商贸易。商贾往来所带来的的利益是巨大的,有的魏国官员眼红商贸所带来的巨额财富,于是上下其手,从中谋取私利。曹丕敏锐的察觉到一些官员的不法行为,于是在打击贪赃枉法的同时,发布了《平准诏》:

“今与孙骠骑和通, 商旅当月而至。而百贾偷利喜贱,其物平价,又与其绢。 故官逆为平准耳,官岂少此物辈耶?”

官员是皇帝治理国家的臂膀,官场如果在利益面前变得腐败不堪则国家难以良性发展。曹丕敏锐的的政治洞察力让朝野上下的“小动作”在他面前一览无余。果断的举措也体现了他雷厉风行的一面。《平准诏》的发布不但打击了官员的贪腐,也保护了魏吴之间商贸的发展。体现了曹丕具有前瞻性的政治眼光和他不息事宁人的强硬性格。


曹丕不息事宁人


降低关税,发展商业——《薄税令》

如果说《平准诏》保护商贸只是附带效果,那么《薄税令》则是曹丕支持商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关、津所以通商旅,池、苑所以御灾荒,设禁重税,非所以便民。 其除池篥之禁,轻关津之税,皆复什一。”

在那个重农轻商的年代,曹丕对商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着自己的认识。《薄税令》意在通过减免关税来鼓励民间的贸易往来使得汉末饱经战乱的中原大地快速恢复生机。

在古代统治者的眼里,农业是根本,而商人不事生产,只会投机倒把,是要被打压的对象。曹丕支持商业发展的举措表现出了他不同于常人的政治眼观,和治国理政的天赋。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不在乎世人眼光,只要自己觉得是有利的就大胆去做的果断性格。


刚毅果敢的曹丕


收敛士卒遗体,收买魏军军心——《收敛战亡士卒令》

军队是维护国家政权的重要力量,军心不稳则国家动荡不安。曹丕在位时期魏国国力已经非常强大,曹丕也有一统天下的政治野心。但是军队征战士卒难免死伤,于是曹丕发布了《收敛战亡士卒令》:

“诸将征伐,士卒死亡者或未收敛,吾甚哀之。 其告郡国给槽、椟殡敛,送致其家,官为设祭。”

曹丕的眼光不止局限于战场只内,主张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收敛众多的阵亡将士遗体体现的不只是曹丕的仁慈之心,还有他对人心的把控。

士卒征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在他们看来今天死去的战友未必不是明天的自己。曹丕收敛将士们的遗体可以让魏军士卒知道君主是重视他们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有时候恰恰就是上位者微不足道的举动激发了这些淳朴敦厚的士兵们的效死之心。


曹军士兵

结语:

窥斑见豹。曹丕的政治理想和性格从他的诏令就可以看出端倪。

和许多文学作品中曹丕心胸狭窄、刚愎自用、昏庸无能的形象不同,曹丕通过各项政令来迅速提升魏国的综合国力,表现出了他想要一统天下的野心。虽然曹操在世的时候对曹丕多有打压,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为自己树立远大理想。他渴望一统天下,也想要向他死去的父亲证明,他是一个好的接班人。

或许与曹丕当时上位者的身份有关,从这些诏令里面我们可以体会到曹丕的有着恢弘大气、宽宏仁慈的性格特征,他做事不拘一格并且雷厉风行,有一代英主的风范。

当然,只从诏令中分析曹丕的性格是有失偏颇的,但是却不妨碍我们从中发现他身上一些新的闪光点。


(全文完)

参考文献:

《文心雕龙·诏策》

《三国志·文帝记》

(以上图片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更多精彩,请关注三维策论。

关键词h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