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师数字简谱(麻醉师数字简谱胡睿)

频道:社会百科 日期: 浏览:31

上学阶段,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人生幸事。一位优秀老师,往往能改变你的兴趣爱好,甚至人生规迹。时已进入中年,我常常忆得几位恩师,印象深刻。姑且以流水账的形式一一记之,暂请不要厌之为啰嗦。
读初一时,遇到的第一位恩师,叫刘轶雄。那时,刘老师也刚参加工作,末婚,很是讲究,时常穿一件雪白色衬衣,榆白色裤子,年轻帅气。路过他的办公室,总会听到他拼唱音乐简谱,还给我们教唱民歌《好一朵茉莉花》。我就想,茉莉花到底是什么样子。更喜欢听他上语文课,他讲《挺进报》课文,神气十足,有板有眼。讲到兴奋处,莞尔一笑,就露出一对醉人的大酒窝。刘老师还给我们带《青少年修养》课,里面有很多成语,让我们一一标出,记在心里。他上《青少年修养》就像上语文课一样认真,为的是让我们学会里面的写作方法和其中优美的语句。
我从小一直比较懦弱,刘老师就是我的保护神。那时我有个好同学,叫马宏忠,一下课我也爱和他开玩笑,常常一扑,爬在他的背上。那天,他见我扑背来,偷偷地一下子圪蹴下,把我闪了背着地,疼的哭了,刘老师还教训了他。但马宏忠一直是我的好同学,后来不在一起读书了,时常书信往来。我上师范,他给我寄来一封信,信封背面写道:“我想你的时候,就像大便时想上厕所一样急切。”当时让我感觉很是尴尬。现在马宏忠已经是山东青岛医院一名杰出的麻醉师,虽然很久不曾见他了,心里一直惦记他。因为他和我,也是刘老师一直关爱的好学生。
上初二时,我转到了另一所中学,遇到了第二位恩师,他叫乔述祖。高高的个子,红红的脸,浓眉大眼,爱眨眼睛。眼睛每眨一下,意味着他的大脑在快速运转。他讲语文课,同学们都喜欢听。他动员我们订阅《语文报》,一订就是二年,《语文报》成了我学习语文的好助手。通过《语文报》,我背诵会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也,虽愚必明,虽弱必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话出自《礼记》。乔老师在作文课上,给我们诵读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从此作者李存葆的名字记在了心里。尤记乔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文《我》,进行自我介绍。有一位好同学叫封永顺,作文写的好,乔老师就当范文来给全班同学读。记得封永顺写道:“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喜欢读书,放学路上也读,一不小心,被石子拌了一跤。”乔老师读到掌上明珠句子时,大大的手掌举了起来,从此我记住了“掌上明珠”一词。封永顺同学也因学习优秀,考进了陕西省林校植保专业班。
初二时,遇到的第三位恩师,叫曹海军,给我带代数课。小学时我曾在曹老师家乡村子里读书,父亲告诉我,坡上过来那位瘦瘦的背着一背玉米杆的年轻人叫曹海军,考上了大学,你要向他学习。那时能考上大学,周围村子都名声大振。没想到我读初二时,他竞成了我的老师。曹老师讲代数讲的很生动,尤其是讲分解因式,编成歌诀顺口溜,我们一学就会。(α十b)2=α2+2αb十b2,他编为“首平方,尾平方,二倍的手尾中间放”,一下子就记住了。他还让我们购买北京海淀区出版的《代数学习与辅导》课外书。因为曹老师代数讲的好,自我感觉,分解因式的学习很是精通。直至现在都会。曹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那时,我有两位亲戚兼邻居兼好同学,一位叫高磊,一位叫白小丽,在班里学习皆好,三人背地里常常比拼学习成绩,生怕落后,也常常得到曹老师的表扬,感觉越学越有信心。

上初三时,遇到第四位恩师,他叫李宏玉,人比较清瘦,但很讲究,衣服从来是干干净净。他的语文课、历史课,很吸引人。讲历史课,地图往黑板上一挂,就滔滔不绝、生动形象地讲解起来,从此爱上了历史。讲作文,总是带头写下水文章 ,读给我们听。当我们学习茅盾先生写的《白杨礼赞》课文后,他让我们学习其写作手法,说陕北柠条大家最熟悉,具有耐旱易活、不择时地、坚韧不拔精神让同学们写一篇《柠条赞》。还有一次让我们学习写景作文 ,布置了《雪》。为了写好,他亲自带领我们到操场观察雪景,告诉我们要学会观察方法,什么仰视、平视、俯视、侧视、远视、近视,学会从各个角度观察事物,学会用一颗心来感悟事物。听说,李老师后来调往子洲中学,都是高三语文优秀教师。现在大概退休还在返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的教诲下,我考取了延安师范学校。
在延安师范,我遇到了第五位恩师,杨延存老师。戴一副眼镜,镜片后射出两道炯炯有神的目光。他给我们带《文学和写作课》,讲课妙语连珠。他鼓励我们读了不少的古今中外名著。一上课,总要启发提问,检查要求背诵的诗文是不是熟背。在他的严格要求下,自己背会了好多诗词。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学习文学创作,半夜半夜写诗歌,写散文,虽然写的幼稚,但兴趣盎然,很有激情。现在都写不出当时带有激情的现代诗。在他的推荐下,我读了巴金、冰心、朱自清、路遥、贾平凹、张贤亮、铁凝、王蒙、张抗抗、汪曾琪等现当代作家文集。也翻阅了《当代》《十月》《收获》《人民文学》等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我第一次把文字变成了铅字,在《延安教育学院报》发表,从此我也记住了校报编辑老师古文玉的名字。在《延安日报》上发表了小诗歌,从此也记住了编辑顾秀榆老师的名字。
延安师范读书,我们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谢福银,是我的第六位恩师。他对我们生活起居很关心,也培养了大家热爱班集体的红心。谢老师长的白白净净,到现在看上去,似乎比我们还年轻。他在黑板上写字压的很重,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在他的教授下,我感知到了力学之美,什么作用力、反作用力、阻力、惯性等等。感受到了电力学,什么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电阻等等。
当然,延安师范还有我很多敬重的老师,这里不做一一点名道姓,他们都给予了我很多知识和人生启迪。

当时,我侧重爱好文学,也就加入了《春草》文学社、《火种》文学社。通过《春草》文学社,认识了苏世华老师,在文学刊物上读他写的《戈壁之恋》《秋林》《致二弟》等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记得他读《情爱论》一书,我也就买了,我还买了一本《自我论》,作者记不清了。也认识了王琪玖老师,他写的《万花山》文章,笔下是那么的神奇、优美。还聆听了曹谷溪老师的诗歌讲座,听后我曾写诗:“你的话/象匕首/直插心胸/象枚太阳/血色在流”。通过校报,我看到了王海珺老师的文章。虽然王老师没有给我们带过课,但我记得他是络腮胡,喜饮酒,好麻将,夜晚常爬格子写文章。当时他崇拜贾生(贾平凹)的《月迹》《人迹》《心迹》,写了品评文章。记得他动员学生观看《开国大典》《人鬼情》等电影,然后组织写影评文章,出了《蓓蕾》影评集。现今,王老师已是杂文高手,还出版了《陕北剪纸》等几本民俗文化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常常感恨自己没有上过大学,没有感受过大学校园的文化气息。没有上过大学,知识是不完整不系统的。我就先后在延安大学函授了两次汉语言文学 ,一次专科,一次本科。在延大函授,我又认识了胡俊生、姚怀山、梁向阳等优秀老师。走在延大校园,感受了一回大学之大。大学之大,大在精神,大在思想,大在涵泳,大在有一批学问高深的老师,大在灵魂的独特独立。但函授总与脱产学习还是有区别的。没上一所好大学,是今生的遗憾。
参加工作后,又遇上了几位好领导、好恩师,W君师、G君师等,手把手给我修改公文,听到笔划在纸上的声音,心在突突地跳。公文写作和文学写作,完全是两回事,看似平常最奇倔,那些平平淡淡的文字,要表达好,确属不易。
人生难得一恩师。恩师就是一盏灯,照亮了我的求学路、人生路。现在我亦进入知天命之年,但我心里永远也忘记不了恩师们,虽然我的卑微给恩师也带不来什么。恩师却给了我精神与心灵的慰藉。愿我的恩师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诸事万安!

作者:南洁

关键词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