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香而酒洌的而是什么意思(泉香而酒洌读音)

频道:社会百科 日期: 浏览:56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醉翁亭记》(九年级上)用了21个“也”、18个“者”、25个“而”、12个“之”,现把它们各自的用法分类归纳如下:

一.21个“也”的用法

(一)十四个“也”表判断语气(“也”用在什么句型就表什么语气)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有亭翼然(那样)(居高面下)于泉上,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4) 晦(阴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往来而不绝(断)者,滁人游也

(7)杂然而前陈(陈列,摆开)者,太守宴(酒宴)也(一说名作动,设宴,举行宴会)

(8)……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9)苍然白发,颓然乎(在)其(宾客)间者,太守醉也(这是太守醉了)

(10)醉能同其乐⑩(欢乐),醒能述以(用)文,太守也

以上十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

(11)作(建造)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1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命名)也(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13)太守谓(是)谁,庐陵欧阳修也

以上三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判断。

(14)环滁皆山也(用副词“皆”和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环,名作动,环绕着)

(二)七个“也”表陈述(解释)语气

(15)醉翁之意(意趣,情趣)不在酒,在乎(在于)山水之间也

(16).山水之乐①(乐趣),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心”“酒”的前面省略了介词“于”,在)

(17)故(所以)自号(动词,取号)曰醉翁也(醉翁:作者别号,其实那时作者刚四十岁)

(18)而乐亦无穷(尽)也

(19)太守归而宾客从(跟从)也

(20)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④(欢乐)也

(21)而不知太守之乐(快乐)其乐也(后一个“乐”,形容词的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二.18个“者”的用法

(一)助词,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后面,作判断句的标志。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7)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8).……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9)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太守也

(二)代词,代人,……的人。

(11)作(建造)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1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3)至于负(背)者歌于(在)途(歌,名词作动词,唱歌)

(14)行(走)者休(休息)于树(行者:行人,走路的人)

(15-16).前者呼(呼唤),后者应(答应)

(17-18)射(投壶)者中,弈(下棋)者胜

三 25个“而”的用法

(一) 连词

1·表因果关系。“而”前面的行为是原因,后面的行为是结果,可译为“因而”“所以”,或不译。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②(乐趣)亦无穷也

2·表修饰(或“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着”等,或不译。

(2)山肴野蔌(野味野菜),杂然(错杂地)而前陈(摆)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3-4)朝(早晨)而往(进山),暮(傍晚)而归(归家)

3·表转折关系。“而”连接的前后语意已由一层意思转向另一层意思。译为“却”“然而”,或不译。

(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⑤(乐趣)(与“然”连用,表转折)

(6)而不知人之乐⑥(乐趣)

(7)而不知太守之乐⑧其乐⑨(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4·表并列关系。“而”连接前后两项的关系并排平列,无主次轻重之分,其位置可互换,可译为“又、和、并且”等,或省去不译。例如:

(8)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9)饮少辄(就)醉,而年岁又最高(一说递进关系)

(10)得之心而喻之酒也(而:连接两个词组,起并列作用)

(11)往来而不绝者(一说修饰关系)

(12)溪深而鱼肥(一说递进关系)

(13)泉香而酒洌(清)

(14)起坐而喧哗者

注:“而”表递进关系时,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深入一层,前后两项的位置不可调换。

表承接关系。“而”后面的动作行为接着前面的动作而来,可译为“就、然后、而后、接着”等,或不译。

(15)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16-17)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石穴暝

(18-19)野芳(花)发(开放)而幽香,佳(好)木秀(繁茂)而繁阴(幽香、繁阴:名词用作动词,散发出幽香、形成浓密的绿荫)

(20)水落而石出者

(21)临(到达)溪而渔(钓鱼)

(2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⑦(乐趣)

(二)助词, 词缀,用于表时间的词之后,不译。

(25)已而夕阳在山(已而:不久,一会儿)

注:“俄而”“既而”“寻而”中的“而”也属于这种用法。

四 12个“之”的用法

(一)助词

1·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或不译

(2)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3)山之僧智仙也

(4)名之者谁

(5)醉翁之意(意趣,情趣)不在酒

(6)山间之朝暮(早晚)也

(7)山间之四时(四季)也

(8)四时之景不同

(9)宴酣之乐③(乐趣),非(不)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竹:指音乐)

(二)代词

(10)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此处意义虚化,可不译)

(11-1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两个“之”:代“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十乐”:①②③⑤⑥⑦句中的“乐趣”,名词;④⑩句中的“欢乐”,形容词;⑧⑨句中的“乐其乐”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的意思,“快乐”是形容词不是名词

《醉翁亭记》以“乐”为线索,描绘出山水之乐、滁人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 的动人风景画和风情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俭朴而充满乡野气息的“太守宴:鱼酒山肴野蔌均取自山野,酒宴上的快乐,不在于音乐,而在于投壶的中了,下棋的赢了,人们兴奋的时而站起,时而坐下 ,自由自在地大声喧哗,好一派欢乐的场景。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说明当时刚四十岁的作者,自称“年又最高”且“苍颜白发”的醉醺醺的太守,原来正是一个与民同乐,爱民如子的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