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目”部的三个汉字:“眥、?、[目+縣]”。在现代汉语中,“眥”被国家语委规范为它的异体字“眦”,“?”被国家语委规范为它的异体字“睫”,[目+縣]字消亡了。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前两个字。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眥(眦)。读zì。《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眥,目匡也。从目,此声。”形声字,本义是眼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目之匡当也。木部曰:槶,匡當也。《字林》作目厓。”“厓”,就是边界,目的边界,就是眼眶。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头发上指,目眥尽裂。”这是说樊哙的长相,“头发上指,眼眶破裂”,指他的眼睛瞪大的状态像眼眶裂开了一样。
本义之外,眥还有其他用法:
(1)视。《龙龛手鉴·目部》:“眥,视也。”《素问·解精微论》:“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眥盲。”王冰注:“眥,视也。”因为一水不胜五火,所以眼目就看不见了。
(2)衣领交接处。《尔雅·释器》:“衣眥谓之襟。”郭璞注:“交领。”
(3)用于专用词“眥睚”。也作“睚眦”、“眦睚”。恨视;瞋目。《集韵·卦韵》:“眦,眦睚,恨视。亦书作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凡是给过他(范雎)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报答的,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报复的。这也是成语“睚眦必报”的出处,指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用于比喻比喻心胸极其狭窄。这里的“睚眦”本来指的是瞪大眼睛,怒目而视,引申为极小的怨恨;报,指报复。其中的“眦”用的其实是它的本义“眼眶”,只是与睚共同组成了专用词“睚眦”。
眥的小篆写法如图:
2、?(睫)。读音有五个:
(一)ji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目旁毛也。从目,夾声。”形声字。本义是睫毛。
《广韵·叶韵》:“‘?’同‘睫’。”《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流涕长潸,忽忽承?。”长时间地流下眼泪,泪珠滚落沾在睫毛上。
“睫”本读音下,还有眨眼意。《列子·仲尼》:“矢来注眸子现眶不睫,矢坠地而尘不扬。”张湛注:“睫,本作?,目瞬也。”箭飞到眼前,她连眼皮都不曾眨一下,箭落到地上,也不扬起一丁点儿尘土。
(二)zhǎ。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同“眨”,眼睛很快地一闭一开。《集韵·洽韵》:“眨,目动也。或从夾。”鲁迅《故事新编·补天》:“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的?眼。”
(三)shè。读音出自《集韵》。同“[目+聶]”。《集韵·叶韵》:“[目+聶],目协貌,或作?。”
(四)jiá。读音出自《集韵》。同“[目+合]”。《集韵·洽韵》:“[目+合],眇也。一曰目睫动,或从?。”《韩非子·说林上》:“惠子见邹君曰:‘今有人见君,由?其一目,奚如?’君曰:‘我必杀之。’”惠子谒见邹君说:“如果有一人见到您,就不停地眨眼动睫毛,怎么样?”邹君说:“我一定会杀了他。”
(五)yà。读音出自《集韵》。用于“[目+臿]?”这个词。戏谑貌。《集韵·洽韵》:“?,[目+臿]?,戏谑貌。”
?的小篆写法如图:
3、[目+縣](GB字库中已无此字,只能描述字形)。读xu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盧童子也。从目,縣声。”形声字。本义是瞳仁。
徐锴《说文系传》:“盧,黑也。眼中黑子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愚谓縣之为言玄也。古者縣、玄音近,故互相训释……玄者,黑也。盧童子色黑,故既名曰盧,又名曰縣矣。”实际上,在上古汉语中,“盧”本就有一义指瞳仁,只是后来被“矑”替代了。
[目+縣]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之636,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