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僧人的上下称谓
阅读现代的佛教文章和新闻,提到僧人的法号,经常会加上上下的称谓,例如上慧下明,上法下达,初听就觉得甚为突兀,于是萌起探究的心态。
小明发现由民国以前,包括民国时代,任何宗教文献、明清小说、古典文学,根本没有对僧人的上下称谓,可以肯定“上下称谓”是现代产物,没有古法根源!
既然是现代产物,小明就从佛法、汉语、礼法三个角度去论述“上下”这个称谓!
佛法的角度,你分上下,已经违背佛法,违背佛法的平等性智、违背佛法诸法空相,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很多人解析上下为“上求佛法,下渡众生”,这句话是糊弄不懂佛理的信徒,可知渡众生就是佛法?渡众生是佛法,佛法是佛法,金刚经第二十三品“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何来佛法中竟然分上下?
人家称呼你“上某下某”,你欣然笑纳了,无非就是贪婪“上”的虚荣,至于“下”不过是“上”的赠品,重点是“上”,典型的贪嗔痴,已经进入邪道而非佛法。
从汉语的角度,你可知“上字”用到称谓上,是代表什么意思?上代表的是皇帝、代表天、代表至高无上的神(太上老君)、代表佛世尊(无上士)。普通人,即使是王爷公卿,也不敢在自己的称谓上加个上字?何况是一名僧人?
所以,不知天高地厚地往自己称谓上加个上字,是多么狂妄!
从汉语的另外一个角度,行文越简练越好,所以才有唐诗宋词,极度精炼的汉语文化!
例如六祖称呼五祖弘忍为“忍和尚”,不会上弘下忍这么啰嗦和没文化!
好好的两字名字,偏偏就扩张到四个字,如果古人觉得两字名字无法达意,早就将名字扩张到5个字,6个字或者更长!
汉人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得出两字名字已经足够达意!
上下称谓,根本就是反汉语文化,现代不懂汉语的人胡扯的糟粕!日本人的四字名字,他们自己都觉得繁琐,经常是称呼姓+君字,或者称呼名字的两个字!
从礼法的角度,“上下称谓”也是极度无礼的。
古人的名字,男性有姓名,和字!姓名代表尊严和正规行文,字就是大家互相的称呼,例如刘备字玄德,同辈和长辈直呼其字,晚辈则加大家之间的关系称谓,例如玄德叔,玄德公,玄德舅,玄德师等等。
僧人的法号等同其字,是互相称呼的名字,不存在避讳问题,“名字是用来称呼的,不是用来避讳的,人家的正名和俗家姓名出于尊重,是可以避讳”。字和法号何来避讳?
这么极致的避讳,既然名字是不可以用来称呼的,那么起名字来干嘛?互相称呼“喂”就可以了!说出来都荒谬!
有说“上下称谓”是僧人谦虚的做法,这也是没有文化的说法!
目前没有僧人敢自称“贫僧上某下某”,你敢称“上”已经是极度张狂了,何来谦虚?所以没有僧人敢自称“上某下某”!
反而是第三者表达僧人的时候,称呼“上某下某”,这就是极度荒谬和无礼了!谦虚从来都是自己来表达,没有第三者替别人谦虚的!
只有一种情况你可以替别人谦虚,就是这人是你的低辈分至亲,例如贱内、犬儿、不俏!
你去替一位高辈分僧人谦虚,礼法上你把他当你的下人了,这是极度无礼的表现!
加入僧侣,师傅给你一个法号,一层意义是定好僧侣团体中的辈分,另外就是一种对你在佛法修行上期待和期托!
好好的一个法号,干嘛要无中生有的拆的不知所谓?有违祖师所望?
所以“上下称谓”是邪法,不是佛法。
你通读四大名著和六祖坛经,里面有上下称谓的吗?孙悟空会说“此乃我师父上三下藏法师吗?”,六祖会说“上弘下忍和尚吗?”,通篇都没有!都是“我师父唐三藏”,“忍和尚”,“依止秀师”,“妙玉师父”等等!
甚至是“末学”的谦称都是不对的,很多僧人谦虚的自称“末学”,意思“我还没有在佛法上学到什么学问”!
好了,这里出现逻辑问题了,我啥时关心过你在佛法上的修为?我只是和你打个招呼,互相交换一下姓名之类,你干嘛回答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末学”?
末学在汉语上也是有问题的,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没学到啥!”,但“末学”这个词,学是代表学问和学习,末学的意思是“这些学问太糟了,不值得学习”!你想表达的是学生,但学这个汉字不解析为学生!生字才解析为学生,所以书生都称呼自己为“晚生”!
所以通读古代文献不会有“末学”这样的词,因为你是在侮辱学问,而不是自己谦虚!古人中文水平好,不会胡来!
僧人自谦都会说“贫僧、小僧、在下、不才”,或者自呼自名,例如“惠能、达、秀”等!
以上都是小明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