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二十不惑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

频道:社会百科 日期: 浏览:36

平时我们常说: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但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的话。当年孔子与老子论道,听完对方的话如醍醐灌顶,而后表示:

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

所以这话,并不是孔子要求普通人要做到的,只是他对自己的总结。事实上,现在真正能做到30而立,不靠父母是很不容易的。而40岁就能不困惑,事事通达,也很难。50岁就知道造化天命,看透一切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人到中年后,不管是40岁还是50岁,只要父母亲能安康、儿女能懂事,家庭能一切顺遂,就已经很好了。正因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所以走错一步,往往就会让整个家庭都跟着受罪。所以民间就有很多劝诫中年人的俗语,本期笔者就和大家说一个很重要的:40岁三不比,50岁三不亲。

一:何为三不比?

年轻时,我们总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时候我们生活的重心,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得比别人好。所以那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和别人比,似乎只有比别人强上一点,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到了40岁以后,我们的重心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上,这时候有3样东西再去比,已经没了意思。

第一样是不比出身。不得不承认,有些人起点,就是我们的终点。所以年轻时,我们总是会为自己不如别人,找个理由:他出身比我好。但事实上,人到中年后,经过年轻时的奋斗,此时出身对人的影响已经很小了。若是能白手起家的人,已经不在意出身如何了。如果没有大富大贵,再找这个借口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大家在40岁以后,就不要再纠结这一点了。

第二样是不比孩子。人到40了,孩子已经是我们生活的重心。但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成长轨迹,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给我们攀比的资本。那些孩子有一点出息,就喜欢到处炫耀的家长,很容易让孩子骄傲自满;而那些处处用“别人家孩子”来数落自己孩子的人,只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第三样是不比钱财。人到40了,金钱观也应该更豁达了。这并不是说钱不重要,而是说恰恰因为这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小,钱对于中年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外面和朋友吃饭、买东西时,切不可冲动,产生要和别人比一比谁出手更阔绰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的每一笔钱都应该用在实处,那些虚荣的攀比是没有必要的。

二:何为三不亲?

人到中年了,对人情世故也应该很难看得透了。年轻时,我们总是想着结交各种各样的人,觉得朋友多了路好走。但到了50岁,我们才明白,其实朋友不是越多越好,知己有那么一两个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有些人我们是能离多远就离多远,这就是3不亲。

第一种该远离的人是金钱至上的人。年轻时,为了更有人脉,我们往往会用一些物质来交朋友。但是人到中年后,我们就该明白,那些金钱至上的朋友,你有钱时他们会在你身边,你没钱了他们是跑得最快的,所以这种人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的。

第二种该远离的是趋炎附势之人。这种人的特点很明显,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人。结交这种人,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会在我们失势时,落井下石。

第三种该远离的人是薄情寡义之人。重情义的人和寡义之人,到50岁了我们也应该看得清了。重情义的人,任何时候都以情为大,物为轻。但到了50岁,我们就该明白,那些薄情之人的心是捂不热的,这是他们的本性。

人到中年后,如果真的能读懂“40岁三不比,50岁三不亲”,好运自然就来了。很多人认为,人的运气都是命,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事实上,人的运气和福气,其实都是能经营来的。远离那些不该结交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去攀比那些不该比的事,福气自然会慢慢变多。

关键词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