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寄情山水名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阅读解析:本词白话入诗,全词都是言简意赅的常用字,一个生僻字也没用,一句典故也没使用,却把乡野闲居之地的景象写活了,清风明月,月朗星稀,蝉声、蛙声点缀的夏夜更加清朗寂静,达到了具有“此时有声更无声”天籁之音的奇效。
上阙首句“明月别枝惊鹊”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了“清空朗月”“月上梢头”“万籁俱寂”的境界。
一个“别”字,动词活用,活灵活现。有许多资料认为:这个别字,是指月亮即将离开西沉的意思,我反复吟诵西江月,却有不同的赏析见解。
“明月别枝”的“别”在这里仍然是动词,不是离开的意思,也不是鸟鹊飞走的意思,这个“别”字,是指:半夜,月亮升起来,像是“别”在了高高的树枝上,又大、又圆,还很明亮,才引发了“惊鹊”。
你想,一轮皓月突然挂在喜鹊窝的树枝上,亮如白昼,以至于惊得宿鸟扑棱一下飞走了!这是何等的“亮”。
一轮天边的明月悄悄地挂上了树梢,一片白昼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盛夏的半夜,一缕清凉的晚风吹来了蝉的鸣叫声。
片片稻花香里诉说着丰收的年景,耳畔是此起彼伏的阵阵蛙鸣声,仿佛是迎合着人们说丰年。
“鸣蝉”“稻花”“蛙声”都是夏天常见的物象,衬托着寂静夏夜的意象,让读者顿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正说着“稻花香”里期盼丰收的景象,笔锋一转折“听取蛙声一片”,意象很饱满,现场感十足。
天空中渐渐稀疏的星星仿佛是在很远的天外,淅淅沥沥的雨点散落在寂静的山前。依稀记得,一个茅屋小店就在土地庙附近树林边,急急地找寻,突然一拐弯,一座溪水桥边果然见着了(茅屋小店)。
下阙头一句,用数字对仗,言简意赅,概括了天要转阴,继而零星地下起了小雨,慌忙中需要找个地方避雨,曾记得附近有个小店,作者用峰回路转果然遇见,没有直面说惊喜,却是让读者读懂了词人的惊喜。
这是一首田园风光的词,描写了恬静的旷野美。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山村乡野特有的清朗美。
词的下片晴阴转换,通过物象刻画词人心理变化,表达爱家乡的丰收年景的恬淡之美。
格律创作特点:
词谱:
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仄仄平平(平声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平声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声韵)。
仄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声韵)。仄平中仄仄平平(平声韵)。仄仄平平中仄(仄声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双调,五十字,上下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如上词谱。
叶韵说白了就是既有平声韵又有仄声韵,前面平声韵换仄声韵(或者相反)。“叶仄”就是“押仄声韵”,“叶平”就是“押平声韵”。如本词平声蝉韵,换成仄声片韵,韵相同,平仄不同。
在西江月创作中,一般要求上阙头两句要对仗。如本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就是对仗句。
辛弃疾人生起落:辛弃疾自始祖--辛维叶时期,就迁居于山东省济南历城,此时属于金人统治的北方地区。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府历城县,21岁时,辛弃疾领导“耿京起义”后,归顺南宋,二十三岁被南宋朝廷接纳开始了仕宦生涯。
辛弃疾虽有出色的才干,却因为性格豪迈倔强和当时他秉持的“执着北伐”的热情,与朝廷思潮格格不入,被奸人排斥,官场上难以立足。又加上他是“归正人”(金人统治下归顺南宋朝廷)的尴尬身份,也限制了他仕途之路,几起几落,最高官职拜“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四十一岁时,辛弃疾又起用任知隆兴(今江西南昌)府兼江西安抚使,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次年春天(淳熙八年,1181年),动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名曰:“稼轩”,自己别号:“稼轩居士”。被罢官后的二十几年寄情于上饶山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野闲居。
嘉泰三年(1203年),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先后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期间,写下了著名的壮怀激烈的名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成为壮志未酬的名篇。开禧三年(1207年)九月初十,辛弃疾仙逝,享年六十八岁。
南宋中叶以后崛起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爱国诗词创作对后世诗词发展影响很大。辛弃疾以文为词,他创作的词,语言自由开放,变化无端,不拘泥规矩。但,他的词也追求工整严整的对句,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之句,严谨工整。
辛词现存于世六百多首,属于豪放派创始人之一,其词具有爱国思想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