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几岁死的(诸葛亮几岁死亡)

频道:社会百科 日期: 浏览:72

诸葛亮,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其去世后的1700多年里,被众人极端美化甚至神化,成为人人崇敬的英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27岁出山、服务蜀汉27年、活了54岁的诸葛亮,在人们心中活了1700多年?

知名历史文化学者李殿元解读这一现象认为,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出山从政。自此之后,诸葛亮就任劳任怨,一心为公,将他的聪明才智全部献给了蜀汉的复兴事业。他先是从先主刘备南平荆州,西取益州,北定汉中,建立蜀汉政权;后又“开府治事”,辅后主刘禅内抚南中,外连孙吴,北伐曹魏,使蜀汉偏安西南。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因病殒身北伐前线。虽然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但是,他在为事业而表现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尤其是他的勤政和廉政的高尚品德,却受到当时及后世的一致赞扬。

勤政

善用重典 公平赢得人心

建安十九年(214年),诸葛亮配合刘备取得益州,刘备集团有了立国的基地。可是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至,蜀地的豪强对这些突然而至的“荆州人”对抗情绪明显,他们是被原益州刺史刘璋宠坏了的一族特权阶层。诸葛亮对其越轨行为坚决打击,绳之以法,对态度好的愿意合作的则提拔任用。恩威并用,正是春秋名臣子产所谓“宽猛相济”的具体运用。蜀地平稳了,纲纪紊乱的局面彻底改观。

施法要有所依据。诸葛亮领衔和法正、刘巴等制定蜀汉最早的法律条例《蜀科》,并亲自制定检察官吏的规章制度《八务》 《七戒》 《六恐》 《五惧》等,“皆有条章”,一条一款罗列分明,使蜀汉官吏知所“务”,知所“戒”,知所“恐”和“惧”,以此“训励”大家勤于职守。这即是他所说的“教令为先,诛罚为后”,先教育后惩罚。

诸葛亮政治活动由于时代的特点,具有浓烈的军事色彩。因此,他的执法更多地体现在赏罚上,中心思想就是赏罚严明,公平合理。他说:“赏赐不避怨仇,诛罚不避亲戚。”诸葛亮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让被罚人心服口服。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时击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形势一片大好。不料先锋马谡违背谋划,踞山扎营,所领先头部队被魏军先锋张郃击破,蜀军丧失战略要地街亭,进退失据,只得撤回汉中。刚愎自用的马谡将蜀汉将士的辛劳化为泡影,军令在先,在所不赦。虽然马谡与诸葛亮的私交深厚,情同父子,谈论军机时常通宵达旦,但不能因私废公,于是“挥泪斩马谡”。斩首是为“公”,挥泪是为“私”。这是震撼人心的一幕。诸葛亮还为自己的用人不当上书请求自贬三级。同时,对王平等一班有功将领奖赏提拔。事后蒋琬到达汉中论及此事,认为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杀智谋人才有些可惜,诸葛亮的回答是:“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李严富有才干,与诸葛亮同为刘备“托孤”之大臣。诸葛亮北伐,李严留镇,督运粮草。不料身居高位的李严对连续北伐竟产生厌倦情绪,不仅督粮不力,而且弄虚作假,使第四次北伐半途而废。诸葛亮不念私情,随即上表弹劾李严,将其废为平民,流放梓潼郡。但诸葛亮不因此而株连其家人,其子李丰仍留丞相府为官。诸葛亮还写信劝勉李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好好工作,不要因为父亲被贬而丧失信心,诸葛亮给李丰的信的最后说:“详思斯戒,明吾用心,临书长叹,涕泣而已。”罢免李严是公,诫子李丰是私。一件棘手的事,处理得平实公道,让人叹服。

斩马谡、贬李严是惊动全蜀的大事,制造、管理武器的制度就是小事了,但诸葛亮对不负责任者还是绳之以法。建兴七年(229年),将军陈式攻取魏武都、阴平二郡。部队休整,诸葛亮检查后勤,发现刀斧有质量问题,于是发布教令,让大家明白制造武器关系军事行动的成败,不能等闲视之。事后将主管官吏拘捕治罪,并以此告诫全体军政人员,恪守职责,认真办事,无论事情大小,法不能废。

诸葛亮深知执法检查的重要性,他制定了五条标准,作为考核官吏乃至决定其升迁的依据。他在《考黜第八》中非常具体地列举了五条老百姓所憎恨的行为,称之为“五害”,并明确“有如此者,不可不黜;无此五者,不可不迁。”

事必躬亲 创业进取不懈

三国之世,蜀国实力最弱,要图存,很大程度上得仰仗人谋。对此,诸葛亮非常清楚,自出道以来即以天下为己任,竭力辅助刘备建功立业。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将平庸的儿子刘禅交给他,还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诸葛亮却坚定地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之后即“开府治事”,千斤重担一身挑,军机政务一手抓。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刘禅并不孤独,而诸葛亮却是孤独的,此时能共赴大业的豪杰已基本凋谢,只有他一人苦撑天下了。第一次北伐前的《出师表》最能见其心志: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诸葛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单要守成,还要创业,尽管困难重重,他还是知难而进,加倍努力,以实现其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理想。

刘禅是个不理政事的享乐皇帝,他只管当皇帝,其余的事情全由诸葛亮裁决,包括重要的诏书都由诸葛亮起草。“诸葛一生唯谨慎”,奉行唯美主义,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无缺,万无一失,因此只能少休息,多工作。恢复吴蜀同盟,平定南中叛乱,闭关息民,发展经济,操练军队,件件都要他亲自抓。尤其是在建兴六年至十二年(228年—234年)的七年间,诸葛亮五次北伐,几乎连年兴军,奔波于陇山蜀水间,和将士同甘共苦,劳作几无虚日,因此也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犯下了腿脚的毛病,只得坐四轮车继续指挥战斗。

诸葛亮的工作责任感是极强的,为了减少差错,他有时甚至“亲校簿书”(官府中的各种文件簿册)。这种簿书的内容纷繁复杂,既有对上、对下以及平行的各种文书,也有涉及财务帐目的簿记和军需物资等项内容的簿册,不仅如此,他甚至做到了连受罚处杖击二十以上的处罚也要亲临过问。食少事烦,诸葛亮终于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军中。弥留之际,他还是不忘国家,逐一召见军中将官,安排后事,劝勉尽忠国事;安排好接班人,安排好退军策略,然后才很不情愿地闭上了他辛劳的眼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对于诸葛亮的身必躬亲,疑义者颇多。时任丞相府主簿的杨顒就对此提出批评,认为作为丞相就应该督导官府各司其责,具体的事情应让部下办理,大小事务都躬尽劳心的作法是不对的。诸葛亮认为杨顒的批评中肯,虚心接受;但是他就是做不到,因为他没有条件做无为而治的太平丞相。无论如何,诸葛亮勤政的精神可嘉,在一定程度上也引领了当时政府官员的工作作风。

修德

家教严格 三世尽皆忠贞

诸葛亮严于律己,对子女的教育也是相当严厉的。原因只有一个,恐不成器,不成重器,这从诸葛亮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写成的《诫子书》很能说明问题。《诫子书》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诸葛亮是以政治家的胸襟,远大的眼光,要求子弟从修身养德做起,苦志成学,将来做一番事业的。他特别告诫子弟不要虚度年华,否则到头来后悔莫及。诸葛亮这通书中的一些话,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等,为后世人当作座右铭来传诵。诸葛亮所说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虽然采用了道家“长于养性”的修身之法,但却绝无离尘出世之意。再联系到他在《诫外甥书》中所说的“志当存高远”、“绝情欲”、“忍屈伸”这些话来看,诸葛亮教育子弟,是要通过淡泊、宁静的俭朴生活,修养品德,专心学习,像他当年在隆中生活那样,作好建功立业的准备。

诸葛亮不仅口头上这么说,也要求子弟在行动上这么去做。诸葛亮早年无子,过养其兄诸葛瑾之子诸葛乔为继子。诸葛乔娶了皇家闺秀,拜为驸马都尉。可是,诸葛亮却不让他安荣乐贵,平步青云。不但平常教育他俭朴度日,立志成学;就是外出打仗,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和诸将子弟“宜同荣辱”,在山谷中做运输工作,一道过艰苦生活,经受锻炼。可惜这位经诸葛亮精心培养的继子诸葛乔,在25岁时就夭折了。当时亲生儿子诸葛瞻已出生,诸葛亮对他也从不骄纵,时时关注这一幼子的成长。直到他死的那一年,还写信给他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说:“瞻今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可见在临死前他还在担心8岁的爱子不能成为“重器”。但是,纵观诸葛瞻一生的作为,特别是在蜀亡时能阵战身殉,应该说还是成了“器”的。更可贵的是,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亦同时壮烈牺牲。无怪乎后世对诸葛祖孙“三世忠贞”赞叹不已。

作为丞相,诸葛亮不给后代以特权、财物,只要求他们勤奋学习,勤奋工作,这也是廉政的具体表现,气节也是一种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诸葛亮的遗产是丰厚的。

节俭自律 带出廉洁群体

诸葛亮廉洁奉公,从不贪污受贿,这是古今所公认的。他在自己的遗嘱《自表后主》中自报家产,表明他死后对其家人、子女的交代和要求,明确表示不会让自己子女借名敛财。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财产公开的官员。他说,“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究竟有多少财产?“有桑八百株”,按一棵桑树占地十平方米算,那么桑林总占地八千平方米,也就是十几亩,最多不超过二十亩地。“田十五顷”,汉代一顷为一百亩,十五顷即一千五百亩,折合到今天约1035亩。在今天看来,一千多亩地不是小数,但对于西晋时官吏占田标准,作为一品丞相的诸葛亮,他拥有的田地较于朝廷允许的五十顷还相差很远,只相当于当时的八品官吏。与当时蜀汉地区的地主相比,诸葛亮的家产也只能相当于一个一般地主。

按理说,诸葛亮作为蜀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收入应该不低。蜀汉官员俸禄多少没有详细记载,但史记记载,刘备入成都后,论功行赏曾赐给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功臣每人金五百斤、银一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诸葛亮也曾对李严提到,他受到过八十万斛的赏赐,但“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虽然自己受赏赐很多,但没有作为私蓄,家人生活也俭朴,妻妾没有多余的服装。

奉行节俭的诸葛丞相,去世后却蓄财无余,他的钱去哪儿了呢?诸葛亮曾对李严称“禄赐百亿”,但他提倡“将不可吝”,因此,有猜测,他绝大部分财物应该都用于赏赐有功将士了。在他病逝后,后主刘禅派人清点了他的财产,与他自报的情况完全一致。

再联系到诸葛亮在临死时留下的遗命来看,给人的感受就更深。他在遗嘱里要求丧事简办,不仅提出就近葬汉中定军山,而且还特别嘱咐:“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这在崇尚厚葬的当时确属少见。如果说诸葛亮这位权倾一国的丞相,在他生前就以其忠贞谋国、克己奉公的思想和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么从他身后的这番安排,就更使人难以忘怀了。

在诸葛亮这种公忠体国的思想和作风影响下,蜀汉任事的官吏多能廉洁自律,从而在蜀汉军政界出现了一个廉洁群体:董和参与机要二十多年,忠勤治事,死后家无余财;尚书令刘巴身自清俭,不治产业;蜀郡太守杨洪对待公事就像对待家事一样认真;邓芝做将军二十多年,素俭作风不变,不敛私财,乃至妻子不免挨饿受冻;大将军费祎雅好节俭,家不储财,对待子女极为严格,不准摆将军公子的架子,让他们布衣素食,出入步行,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军事方面继任者姜维忠于职守,好学不倦,清素节俭,住宅简陋,资财无余,侧室不娶小妾,后庭不置声乐,饮食节制,从不浪费,堪称蜀中楷模。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班公而忘私的官员的支撑,蜀汉这条三国中的小船才不至于很快覆灭。诸葛亮的智慧、作为、人品、治国方略、理民之干在当时就受到了敌我友各方的肯定。司马懿赞叹说:“天下奇才也!”钟会伐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陈寿受晋朝廷委托“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其后,历朝历代都把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精神的楷模,以至于《三国演义》更是把诸葛亮作为一个超级完人来塑造。他励精图治,清正廉明,洁身自好,忠君、爱国、为民。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在他身上都能找到许多事例,他的风范被当作民族精神而一代一代传承。

还有最后一点,无论再强的喷子也喷不灭诸葛亮这种精神气节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承;无论再黑的黑粉也黑不掉在人民心目中诸葛亮伟岸的形象。而这种精神将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