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形成层!”
“我木质化!”
“你没有年轮!”
“我木质化!”
“你一辈子只开一次花!”
“我木质化!”
“你......你是空心的!”
“我木质化!”
竹子到底是草本还是木本?按照一般群众的朴素理解,毫无疑问是木本。所谓“立根原在破岩中”,而且“千磨万击还坚韧”,人家都硬朗到这种程度了,你还说它是柔弱草本,还有没有点良心了?就连“东西南北风”都不能同意。
但是,到网上搜索一下,得到的答案却都是“竹子是草本”,理由无非就是开头说的那些,我觉得都没有“切中肯綮”。不错,竹子是单子叶植物,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无形成层,故长成后不能不断增粗,但棕榈科也是单子叶,同样没有形成层啊,谁又能说高耸入云的大王椰是草本呢?大王椰也是空心的,没年轮,不服憋着。
草本和木本的概念古已有之,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具有木质化茎的植物就应该是木本,反之则为草本。在有些科普性作品中,常把竹子说成一种“草”,这只是在强调它和双子叶木本植物的不同,及其禾本科植物的身份,不能机械理解成它就是草本植物。那啥,我还说过“犀牛是马,河马是牛 ”呢。
肯定会有大批人不同意我的说法,但我没有自己的观点,在类似的“学术问题”上,我历来唯《中国植物志》和学术论文马首是瞻,从不独立思考,绝不生造概念----对于像我这种学艺不精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独立思考”是不必要的冗余,你能懂得多少你就瞎思考?止增笑耳。OK,现在先来看看《中国植物志》是如何处理的:
①在“禾本科”的特征描述中,有一句“植物体木本或草本”,很明显“木本”指的是竹子;②在禾本科竹亚科概述中,提及“我国不产的草本竹类”,既有“草本竹类”之说,当然是为了区别“木本竹类”;③然后又有“植物体木质化……常呈乔木或灌木状”的措词,“状”字很鸡贼,相当于没给正式名分的“如夫人”。
如上,《中国植物志》大致上把竹类归为木本,又有一丢丢含糊不清,给人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论文”中又如何说呢?以上在“百度学术”中的搜索结果可以表明,学界将部分种类的竹子归为“木本”,以区别于“草本竹类”。这至少可以说明,把常见的竹子称为“木本”,绝不是一件很离谱的事情,用不着为这点事儿急头白脸地争论不休。
其实说到底,草木植物和木本植物不是分类学概念,并没有壁垒森严的区分。举例说明:辣椒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做一年生栽培,通常认为是草本,但在合适的环境中也能长成多年生灌木----云南有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就是灌木。小米辣原为独立的种,现和辣椒/C. annuum合并,草本和灌木合为一家,这你上哪儿说理去?
本篇有点短,最后补充一个知识点:在《中志》中,禾本科植物(竹亚科除外)的地上茎特称“秆”,是“秸秆”而不是“秸杆”;竹亚科的地上茎为“竿”,“立竿见影”立的就是竹竿(嗅到学习强国的气息了吗);和禾本科外观近似的莎草科,地上茎通常三棱,中空,既不是秆也不是竿,写成“稈”。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