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屋及乌是什么(爱屋及乌是什么心理效应)

频道:社会百科 日期: 浏览:32

“爱屋及乌”字面意思是喜爱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常用来比喻因为喜欢一个人,连带着喜欢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出自《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这么看来,成语的原意不该是喜爱房屋,而是喜欢一个人,就连同他居住的房屋上的乌鸦都喜欢。乌鸦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一直都是不讨人喜欢的鸟,长得黑,叫的难听,关键还喜欢腐肉,据说能闻到死亡的味道,这里因为爱一个人而爱上乌鸦,算得上是真爱了。



说这话的不是旁人,正是姜尚姜子牙。周武王成功取代商朝成为中原新盟主后,曾询问如何处置那些商朝的遗民和贵族们,几个重要大臣各有不同的回复,姜子牙这个比较狠,他跟周武王打了个比方,说如果喜爱某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一同喜爱;如果不喜欢某个人,就连他家的杂役奴仆也厌恶。姜子牙主张将殷商的后裔们全部杀掉一个也不留。


姜子牙的建议看上去很不人道,先打个岔,这好像与上映的动画大片《姜子牙》里那个慈悲心肠的主角很不相称,不过一个带兵的人怕没那么悲天悯人。



作为古中国道德模范的周朝圣明君主周武王自然也没有采纳姜子牙的建议,众多的殷商贵族和平民基本都平安度过了战后动荡期,更不可思议的是,为彰显仁德,还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允其留在商朝旧都朝歌,以便安抚控制大批商朝遗民。


这个建议是当时的周公旦所提出的,认为殷商遗民应该是哪的还回哪,继续住自己的房,耕种自己的地,这样更有利于收服人心,让乱局平稳下来。周武王欣然采纳了,也许是在当时时局下不得不采纳下来,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情况,还不会产生后期强大集权的中央政府,只能采用松散的部落联盟方式维护广大领土内的和平,即便是获胜者西周,人口和影响力也还没法跟已独霸中原相当长时间的殷商部落相比较。



不过周武王跟周公也不傻,他们留了个后手,你灭国之储君又在故都做了部落头领,那得派周王室的嫡亲做个监国才行,防止私下野蛮生长再闹起什么风浪。一个还不行,西周还派了三个,是周武王的亲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封在朝歌周边,进行紧密监视并严加看管。


武王很快就死了,新君成王继位,才10岁,没法亲政,就由周公独揽大权辅政,这一下让周武王其他弟弟们看着就不爽了,凭啥你周公可以独揽权力?


武庚估计是觉得实力恢复差不多了,瞅准机会,联络本是敌人的管叔、蔡叔和霍叔,这哥仨正想向周公旦兴师问罪,三说两说的,几方力量居然联合了起来,发动了叛乱。尽管形势危急,不过周朝国都选的好,中原叛乱,要打到关中去,还是相当费周折。周公率领大军很快就击溃了叛军,斩杀武庚和管叔,俘虏了蔡叔,这场危机得以平息。



回到开头姜子牙的建议上,虽然不符合我们现代人的价值观,但还可以说那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这次叛乱之后,周公也吸取了教训,剩下的大量殷商遗民被迁徙到了一个新城集中安置,这个地方就是洛邑,未来周朝的重要战略要地。


在之后的历次王朝更替中,如何解决前朝贵族和遗民,基本沿用了姜子牙的大开杀戒和周公的异地搬迁这两种办法。


《尚书大传》是解释《尚书》的著作,跟不少书一样,作者和成书年代都没法确定。现在版本基本都是清代辑录,据说作者是西汉伏生,也有人说是他的弟子所做。但这肯定比《尚书》更靠谱点,现在流传下来的《尚书》那更是真伪掺杂,扑朔迷离,古文《尚书》已被证实属于伪造,今文《尚书》就是由伏生口述,不过原文也早已散轶。姜子牙是否真的说过爱屋及乌并不清楚,不过他领兵打仗,更重视政策的实战效果应该不用怀疑。

关键词h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