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由北宋诗人王安石所著的七言绝句描写了在新年元日万象更新,欢乐热闹的动人景象,其中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本诗创作时期正是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他上书主持变法,使社会景象大有改观;正值新春之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生意盎然,这使他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认识到正确的新事物必然会代替腐朽的旧事物的哲理,所以写下此诗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歌颂肯定了实行新法的胜利和美好前途。
《中国诗词大会》上曾对这首《元日》做出分析和考察,题目看上去很简单,问的就是“瞳瞳”二字该作何解释,这可难倒了不少选手,一时间竟然无语凝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瞳瞳”二字究竟是何意。
唐宋诗词
中国诗词的辉煌,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唐诗宋词的兴起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它的辉煌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字节到词句,韵律的转变,多种风格的开拓都有着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文学分类上,唐代以前都为古体诗,从唐朝开始则为近体诗,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古体诗的格律较为自由,在格式上不做过多的限制,而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是典型的格律诗。
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数不胜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等,伟大的文学家们为中国诗词发展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传颂千年的名句诗篇,“诗赋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是对唐宋诗词盛世的赞叹;同时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也达到顶峰,大唐盛世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其辉煌与繁荣使中国古代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但在进入宋朝以后,长期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宋朝国力下降,不断受到外来入侵势力的干扰,但由于重文轻武的政策和倾向,朝廷选择通过金钱的方式来平息战乱,这样做法引发了许多爱国之士的不满,他们对于朝廷这种示弱的行为感到愤懑的同时却无能为力,只能写诗来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希望能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志向,同时向统治者发出强国的愿望,王安石就是其中之一。
熙宁变法
王安石在文学造诣上,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写下过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登飞来峰》《元日》《游褒禅山记》等,这些文学作品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他的风格侧重于讲事说理,诗句当中多富含人生的哲理,有些篇目读来晦涩枯燥,但细品之后却能给人豁然开朗之感。
在政治上,他是朝廷要员,更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的主人公。他于熙宁二年担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他在变法上的主要改革表现在经济方面,颁发了例如青苗钱、免役宽剩钱等财政收入政策,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抑制了豪强地主对于底层农民的的剥削,同时加大了税收,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国库更加充裕,社会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成效,出现了百年难得的繁荣盛世景象。
政治改革前景大好,王安石踌躇满志,由此写诗明志。 《元日》这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看似描写了新春到来之际,民众置办年货、张灯结彩的热闹场景,实际上表达了王安石对于变法成功所的欣喜之情,正是因为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普通民众的生活才得以改善,同时,“总把新符换旧符”更是表达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人生哲理,以诗句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达的含而不露。
瞳瞳之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诗出现在了《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中,出题方问到“瞳瞳”二字究竟该作何解释,这是一道选择题,选手需要在三个选项中选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这三项分别为,“太阳初升的光亮”、“形容热闹的样子”、“正午阳光灿烂”,所选诗篇脍炙人口,简单易懂,但若真是单单挑出一个知识点,还真让不少人抓耳挠腮,百人团的选手中更是高达75%的错误率。
那么,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是“太阳初升的光亮”,根据有关文献记载,瞳瞳指的就是日初出时渐明美丽的样子。而《元日》描写了过年的场景,也难怪大家都会联想到热闹欢乐的样子,而这就与前文中说到的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有关,本诗看似写景记叙,实则抒发内心情感,只要真正地理解诗意,体会到他通过诗作想要表达的观点,理解“瞳瞳”二字也就变得不困难了。
正值新春佳节之际,“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屋外鞭炮齐鸣,屋内把酒言欢,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跃然纸上,我们也不难推断此时所处的时间,如此情景,必然是在除夕夜,亲朋好友坐在一起守岁,回顾过往一年的风雨点滴,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的人有悬挂桃符的习惯,新年伊始之际将其挂在门上,辟邪祈福,所以换桃符之际,必然是新年第一天。
伴随着太阳初生的光亮,家家户户都在为来年过上好日子祈福,王安石在诗中所表达的瞳瞳之意,正是说新政伊始之时,一切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黑暗终将会过去,光明即将来临,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他对于新政的赞赏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王安石借景抒情,以眼前热闹欢乐之景抒内心欢喜雀跃之情,“瞳瞳”二字的妙处便在于此,使全篇无一字与新政有关,却字字都能表达出新政成功所带来的益处。
诗词的魅力无穷,想要真正了解其中含义,必然要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相结合,以此来准确地推断,而非字面臆测,如此才能参透其中含义,悟得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