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只讲“鬥”部的一个汉字:“鬭”。我们可以先放上标题中问题的答案:在现代汉语中,两个字能够通用,“鬭”实际上是“鬥”的异体字,就是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既然可以通用,为什么会有“鬥”和“鬭”两种字形呢?
其实,“鬥”字在先秦时期,其意义就是“争斗”,后来因为这个字形外框很容易与“門”相混,在战国时,人们为了区别“鬥”与“門”的外框,又创造了“鬭、闘、鬦、閗”等字形,替代了“鬥”,“鬥”字渐渐退出应用。注意看,在《中国书法大字典》中收录的名家书法字形中,“鬭”在唐、宋、元、明时期都被人写作“門”字外框,这段时期,“鬥”字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基本消失,到了明清之后,特别是清代,小学大兴,文字学家们正本清源,“鬥”又回归人们的日常使用,“鬭”字作为异体字并存。显然,战国至宋元期间,“鬭”字的“争斗(鬥)”以外的字义,其实都是受许慎影响的误用。
我们来看“鬭”的详细解说。
鬭。读dò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鬭,遇也。从鬥,斲声。”许慎认为“鬭”是形声字,本义是遇合;拚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今人云鬭接者是遇之理也。”实际上,从鬥的字形就可以说明问题,争斗的两个人必然相遇,所以,许慎所解说的“遇合”义,实际上是“鬥”的引申义。但由于《说文解字》影响巨大,“鬭接”一词在方言中还大量存在,比如四川、湖南方言等。
《国语·周语下》:“谷、洛鬭,将毁王宫。”指谷水和洛水争流,水位暴涨,将要淹毁王宫。但如果解释作谷水和洛水合流(遇合)也说得通。
“鬭”又指相对。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鬭,犹对也。”苏轼《记梦回文二首》之二:“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鬭晴窗。”
但大多数情况下,“鬭”都用作战斗;争斗义。就是“鬥”。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篇》:“鬭,争也。”《论语·季氏》:“血气方刚,戒之在鬭。”等到壮年了,血气正旺盛,便要警戒,不要好胜喜争斗。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民怯于私鬭而勇于公战,此王者之民也。”百姓不敢因私事而争斗,却勇敢地为国家去作战,这是据以建立王业的好百姓啊。
又指使争斗。《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鬭鸡走犬,六博、[足翕]踘者。”临淄人民非常富庶,平常人都会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赛狗、六博、踢球。斗鸡,就是使鸡争斗。
也指竞赛;比赛(也是“鬥”的引申义)。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四引《字镜》:“鬭,竞也。”晏殊《渔家傲》:“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人貌与花相鬭艳。”
此外,”鬭“还有其他用法:
(1)古代的天文用语,星相击,就是星星往复交错离合。《史记·天官书》:“岁星入月,其野有逐相;与太白鬭,其野有破军。”岁星隐于月亮之后,分野有被放逐的宰相;岁星与太白星往复离合,所在分野有军队被击败。
(2)纷乱。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鬭,犹纷也,乱也。”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章举马甲注,鬭以怪自呈。”
(3)用作副词。表示情态,相当于“突然”。后来写作“陡”。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鬭,犹陡也,顿也。”《后汉书·光武皇帝纪》:“校尉汝云、王隆等二十余人别,鬭闻之皆曰:‘廉公已死,吾谁为生。’驰奔贼,皆战死。”“鬭闻之”,就是“陡闻之”,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是晚,西南鬭风,舟行三十里,至海夹口泊。”鬭风,指陡风,突如其来的风。
(4)用作介词。表示利用条件或机会,相当于“趁”。王建《江南三台四首》之四:“鬭身强健早为,头白齿落难追。”
“鬭”还用作姓氏。《元和姓纂·候韵》:“《左传》楚若敖之后有鬭般生伯比,伯比生鬭谷于菟,字子文,代为楚卿,有此姓。”
“鬭”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之54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