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前特别喜欢杭州这座城市,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十三年中,他几乎每年都会去一两次杭州,最长的一次在当地停留超过七个月,前后加起来大约住了八百多天。
1957年,毛主席又到杭州视察工作。当时正好是9月份,恰好是钱塘江观潮的季节,于是毛主席一行人驱车赶到盐官镇准备观潮。
结果一到目的地,发现早有群众聚集于镇上。为了不打扰群众观潮,毛主席一行人又开车到镇的七里庙,搭棚等待江潮来临,最后写下了一首《七绝·观潮》。
一、《七绝·观潮》赏析
《七绝·观潮》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白话翻译:
绵延千里的壮阔波涛,排山倒海地涌入了钱塘江。激起的白色浪花好似雪花一般,飞向富春江畔的“严子陵”钓台。
江岸上人山人海,观潮的人们,纷纷对钱塘潮的壮阔景象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那潮水宛如一队勇猛顽强的战士,身披甲胄,跨着战马,威风凛凛地杀敌归来。
诗的第二句“雪花飞向钓鱼台”中提到的“钓鱼台”,并不是国宾馆那个“钓鱼台”,而是指汉代严子陵隐居的“钓台”。
严子陵本名严光,字子陵,他是光武帝刘秀的朋友。刘秀当皇帝后曾经想聘请他当大官,可是他拒绝了,自己跑到富春山一带隐居。
宋代范仲淹作《严先生祠堂记》时,称赞严光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性,作诗称赞他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毛主席在这里提到钱塘潮激起的浪花像雪花一样,涌向严光所处的钓鱼台。这是在暗示在这种激烈的江潮之下,即使淡泊如严光这样的世外高人,也难免会为钱塘奇观怦然心动。
二、钱塘潮相关的诗句
这里提到的钱塘潮,是指钱塘江上的一个“江景奇观”。钱塘江位于浙江至东海的一个入海口上,这个入海口的形状,呈现出一个内窄外宽的“喇叭形”,外沿最宽处达到一百公里。
每年阴历的八月十五前后,海水急速倒灌入钱塘江,因受到狭窄江岸的挤压形成一个巨大的浪潮。最高时可达到五米至九米高,气势宏伟,景象壮阔,彰显出大自然惊心动魄的魅力。
“钱塘潮”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就已经名满天下了。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去观潮,其中不乏骚人墨客,历朝历代都有人为钱塘潮作诗。
古代李白、刘禹锡等大诗人,也有直接描写钱塘潮景观的诗词。李白作《横江词》说:“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这三句诗的意思是说:钱塘潮水来临的时候,好像是海神在江面上刮起了一阵恶风。激起滔天的潮水,把天门上的石壁都打开了。
那么,八月份的钱塘江上,为什么如此风波险恶呢?那滚滚的波涛好像连绵起伏的山峦,一路喷着雪花朝着船头翻涌而来。
刘禹锡则在《杂曲歌辞·浪淘沙》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八月江潮起时,先是听到一阵吼声动地而来,接着就看到高达数丈的浪头,猛地拍到江口的拦门沙坎上,然后受阻折回。片刻之间,潮水返回到入海口,沙滩上卷起了一堆堆雪花。
李白写钱塘潮的时候正准备横船渡江,因此他看到这江中的奇景,一肚子的抱怨。不过尽管如此,他依旧运用他夸张的艺术想象力,写出了潮水来临时的壮观与奇美。
刘禹锡写钱塘潮时,纯是以观潮人的心态在写。他对江潮观察得特别仔细,清晰完整地描绘出了潮水到来时的真实景象,即先听到“吼声”,再看到巨浪。
按理说,这些诗句都写得生动唯美,但是不知为何,这些直接描写钱塘潮本身的诗歌,在近代的影响力都不是特别大,反倒是李益《江南曲》的“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更出名。
毛主席写《七绝·观潮》的时候,对于潮水本身的描写并没有高过前人,不过诗中提到了“雪花飞向钓鱼台”,其中“钓台”的意象直指汉代的严光,颇有一些耐人寻味。
严光是一个淡泊名利的隐士,他年轻的时候和光武帝刘秀是好朋友,而刘秀又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
史书上说,刘秀发迹之前娶阴丽华为妻,后来为了打江山,又娶了郭圣通。等到坐上龙椅之后,他迟迟不肯封郭圣通为后,最后还是找机会让阴丽华当上了皇后。
严光是刘秀从前的好友,刘秀当了皇帝后也多次写信叫严光去当官。所以严光去了以后,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待遇,他的才华也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不过严光还是选择隐居到富春江畔的钓台。可想而知,这个人内心是非常清心寡欲的。但是这么清心寡欲的一个人,一直呆在钱塘江畔,每年江潮来临时,他真的可以稳坐钓台吗?
江岸上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在交口称赞,好像千军万马刚从战场上得胜归来。假如严先生知道了这件事,恐怕也坐不住了吧。所以毛主席这首七绝的创作思路,也是比较特别的。
结语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毛主席在杭州一带考察时,曾经写过四首七绝山水诗。其中前三首写山的诗,都创作于1955年,只有这首写水的《观潮》作于1957年。
而四首诗中,也只有这首诗里面用到了历史人物典故,于是让该诗从简单的对江潮的描写,演变出了较为复杂的、丰富的“意象”变化。
因此这首诗的创作水准,略高于前三首写山的诗歌。那么在《七绝·观潮》这首诗里,毛主席运用“钓台”意象,到底有什么样的暗示呢?
1959年,毛主席创作了一首《七律·登庐山》,生动地描写了庐山的雄壮、挺拔,借以赞颂当时国内的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改革。
诗末提到“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以“陶令不知何处去”暗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因为政治清明,像陶渊明这样的隐士已经不再有了。
这个意思就是说,陶令当年隐居,是因为社会政治黑暗,理想不能实现,但是现在只要有才干,能够为建设新中国出谋划策的人,都会得到重用。
现在让我们再照着《七律·登庐山》的创作思路,回溯到在此两年前,毛主席写下《七绝·观潮》时的想法。1955年至1957年之间,国家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时期。
虽然国内的工业和农业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距离理想中的目标,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个时候国家正需要大量的经济建设人才。
所以毛主席以江潮暗喻经济建设的浪潮与人潮,以“钓台”喻隐居未出的“人才”,写下了这首诗歌,期待一切有才华的人们,集体投身到社会建设的浪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