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这篇小说是上高中时读过,以我们学生时代的阅历和三观,是很难真正吃透鲁迅先生的笔力,那时候真的无法理解其中之意,长大后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真正领悟到这篇小说的内涵。如今,进入中年的自已,重新审视和理解鲁迅笔下的人物,对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
鲁迅先生是新文学中为女性发声的第一人,而他对女性的命运反思的深度也是无人能及。彷徨一书,常读常新。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感受到这些小说中的沉痛。每每想到祥林嫂临终前的三个提问,都会痛彻心扉。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总能常读常新。
祥林嫂真是个命运多舛的可怜人,她一生所经历的苦难,是两任丈夫和一个孩子的离去,是自己第一次从婆家逃出来,又被抓回去嫁给了贺老六的无奈,又是自己用勤劳双手去抵抗命运,但是却无济于事。鲁迅写祥林嫂这个人物,我觉得更多的是在悲愤,哀叹封建社会的凉薄。
小说《祝福》里体现出来的除了人性的恶毒和迷信外,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无能,才会有祥林嫂最后悲惨的结局。
一个总是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人,我们称之为祥林嫂。《祝福》里的祥林嫂固然是可怜的,但是“可怜之人也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不是她后来反反复复絮絮叨叨地诉说儿子阿毛被狼吃了的事情,也不会让人心生厌烦,沦为笑柄。祥林嫂最终成了一个痴痴癫癫的悲剧人物。经历不幸找出口那是无可厚非的,但出口从来不在博取别人的同情那里,而在自己手里,走不出来只会是一个怨妇。
所以,现在人们口中的祥林嫂,已经不是小说中特定的人物形象,而成为了一类人的代称,用以形容那些成天唠叨废话的怨妇形象~~它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竹篮里的那只破旧的碗、高过头的竹竿、一双没有神釆的眼睛,以及那句招牌式口头禅“我真傻,真的”见到别人家的小孩她就说:“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实际每个时代都有“祥林嫂”而且很多,现代人常把祥林嫂视作“逢人就诉苦的代表人物。大文豪鲁迅先生拿起笔来塑造了一个带普遍性的形象。正是体现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
处在封建社会的祥林嫂还可以理解,但是,做为新时代的新女性,我们应该努力活在当下,放眼未来,切不可自怨自艾,逢人就诉苦。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对已经发生的事反来复去的诉说,比如:如果早点买房,房子增值都几百万了,这个品牌的家俱买贵了,当初应该买另一个品牌,装修风格选择错了等等,反复的纠结过去的事情,怨声不断,好像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欠她的,心里充满了负能量,生活中和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很累,把这些自已心里懊悔的事,反复的向别人诉说,跟祥林嫂又有多大区别呢?
我想,祥林嫂这个故事告诉所有女性的朋友:要做一个精神独立的新女性,在生活中少一些抱怨,因为谁也不喜欢整天怨气连连的人。要学会做一名智慧的女性,用智慧的头脑处理生活中问题。如果,没完没了对过去发生的事念念不忘,就断送了今天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