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四川14个项目入选,它们是:藏棋、青城武术、滑竿(华蓥山滑竿抬幺妹)、端公戏(旺苍端公戏)、藤编(怀远藤编)、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川菜烹饪技艺、彝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龙舞(安仁板凳龙)、藏族唐卡(郎卡杰唐卡)、酿醋技艺(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手工制鞋技艺(唐昌布鞋制作技艺)、中医诊疗法(李仲愚杵针疗法)以及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
截至目前,四川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7项(羌年、格萨尔、蜀锦、皮影戏、藏戏、德格藏族雕版印刷、藏医药浴法),国家级非遗项目153项,其中民间文学(7项)、传统音乐(23项)、传统舞蹈(20项)、传统戏剧(11项)、曲艺(6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项)、传统美术(25项)、传统技艺(38项)、传统医药(3项)、民俗(16项)。
阆中,古称保宁,山水奇绝,气候宜酿,醋文化源远流长。千年前,巴国定都阆中时期,即以“巴醯”(xi醋之古称)扬名。
保宁府(今阆中市)酿醋始于商周,兴于秦汉,在公元936年五代后唐时,因设保宁军治得名保宁醋,后经明末宫廷酿醋大师索义廷改良配方,加入中药制曲后闻名于世,成为西南麸醋酿造的标准。
◆ 唐代丁缸醋作坊遍布市井,醋业兴旺。阆中醋坊虽多,但最负盛名的是始于公元936年的保宁醋,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 明末清初,宫廷醋师索义廷择居阆中,以宫廷手法融合保宁醋原有工艺,创新采用白叩、砂仁、杜仲、当归、五味、薄荷等数十味中药制曲,取嘉陵江地下水酿制麸醋,其醋液色泽红棕、醇香回甜、酸味柔和、久存不腐。从此,声誉鹊起,成为酿醋标准,在中华醋苑独树一帜。
◆ 至清乾隆年间,索氏第五代孙索绍武规范了保宁醋的药曲配方和酿造工艺。至此,索氏醋业以药曲、麸醋之特色,愈益兴盛,在云贵川及陕甘地区名声大振,跨入全国四大名醋之列。
◆ 解放后,国家授权保宁醋公司独家掌管保宁醋配方,长期以来保宁醋的工艺及配方只掌握在公司核心人员手中,有效地保证了保宁醋传统品质的纯正。
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保宁醋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成100为以麸醋、药醋为特色的百年老字号。
从1915年捧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1985年被选为国宴佳品,再到1994年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成立。源于公元936年的保宁醋历经千年岁月的打磨与沉淀,以其开放的理念与胸怀,不断接纳、融合、完善着保宁醋的酿造技艺与口感,最终被人们誉为川菜精灵,甚有“离开保宁醋,川菜无客顾”的说法。
保宁醋传统酿造的核心是中药制曲、麦麸酿醋。保宁醋通过42道工序酿制而成,核心工序为制曲、发酵、淋醋、调配、熬制、过滤、陈酿七大部分。
制曲
01
制曲是保宁醋制作工艺中最为独特的工序之一,在制曲过程中加入了20味食药同源的中药材,如:白芷、葛根、麦芽、砂仁、栀子、茯苓等,曲药从选料、碾磨、压制到自然风干,整个制曲过程大约需要50天。
发酵
02
将蒸煮好的大米投入石槽中,加入适量的40℃热水,配以碾碎的曲药,搅拌均匀,用草帘覆盖密封3天;然后投入适量麸皮和新鲜醋糟,充分拌匀,采用糖化、酒化、醋化同池发酵。期间,人工定期翻醅,以控制醋醅的发酵温度和湿度,保持与空气的有氧接触
淋醋
03
将发酵成熟的醋醅倒入淋醋池中,经三池逐池套淋后,分别获得特级 、一级和二级生醋。
调配
04
根据不同级别对生醋进行组合调配,以达到酸度与色香味的和谐统一,使保宁醋酸甜柔和,香味浓郁
熬制
05
用熬制锅将生醋煮沸,蒸发部分水分,对醋液进行浓缩增味;同时利用高温杀灭醋液中的微生物,使醋的色泽和风味得到较大改善,口感更佳
过滤
06
将熬制好的保宁醋经过滤后除去醋液中的沉淀,使醋液澄清、色泽光亮。
陈酿
07
经过熬制过滤的保宁醋分不同级别装入盛醋缸密封陈酿,在此期间,醋液中的酸、醇、醛、酯、酚、酮类等物质进一步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并相互融合,从而赋予保宁醋独特的风味。
四川阆中保宁醋色泽棕红、酸味柔和、酸香浓郁,不仅是调味佳品,还富含多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效。
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保宁醋公司建立了保宁醋文化博览园,博览园浓缩了阆中三千年的酿醋文明。
馆中展示了制醋原料、工具,还原了历史牌楼、醋坊,以雕像实景还原醋匠劳动状态,再现繁荣往昔。每年还会举办醋文化节,授徒、传艺,不断培养新的传承人。
时间是美食的挚友
从一粒米到一滴醋的过程
是千百年来手工艺人的坚守
如今保宁醋早已摆在很多人家的
厨房里、烟火中
这股酸香味以一种寻常普通的方式
氤氲了长久的时光
来源:四川非遗